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其二》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一代石湖翁,韩欧或其儗。

当时出门下,如君屈几指。

论定难为才,我乃辈多士。

椎成方未器,正赖君砻砥。

师友系魂梦,栩栩辄千里。

惊见得此客,乾鹊预为喜。

一笑破千忧,天幸宁有此。

石湖倏眼中,此翁真不死。

(0)
注释
石湖翁:对诗中石湖老人的称呼。
儗:比拟,相比。
当时:指过去的某个时期。
屈几指:形容数量少,罕见。
论定:评价。
才:才华。
椎成:尚未完全形成。
方未器:尚未成熟的才子。
师友:老师和朋友。
栩栩:生动的样子。
辄:就。
乾鹊:古人认为鹊能报喜。
预为喜:预先感到喜悦。
一笑:一个微笑。
破:化解。
千忧:无数忧虑。
石湖倏眼中:石湖老人突然出现在眼前。
真不死:仿佛永生不老。
翻译
有一位石湖老人,韩欧或许能与他相比拟。
在那个时代,他的才华出众,屈指可数。
评价他的才华,实非易事,因为他超越了我们这一代众多才子。
他的才能还未完全展现,全靠朋友们的磨砺和砥砺前行。
师友情谊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即使相隔千里,也栩栩如生。
惊喜地遇见这样的客人,连喜鹊也为之雀跃。
他的笑声能化解千般忧虑,真是上天赐予的幸运。
石湖老人仿佛从未离开眼前,他仿佛真的长生不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对好友俞君任通判的赠别之作。诗中,诗人将俞君比作石湖翁,赞誉他的才华横溢,认为他在当时的文人中极为罕见,能与韩愈、欧阳修等大家相提并论。诗人感慨俞君虽尚未完全显露头角,但有着巨大的潜力,如同未经雕琢的玉石,需要朋友如诗人自己这样的砥砺磨炼。他们之间的师友情谊深厚,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在梦中相连。诗人惊喜于能结识这样的人才,仿佛连天上的喜鹊也为之雀跃。最后,诗人感叹俞君的突然离去,犹如石湖翁在眼前消失,让人感到他仿佛并未真正离开,精神永存。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俞君的敬仰和深深的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贺澹庵先生胡侍即新居落成二首

清庙欹斜一笑扶,归来四壁亦元无。
可怜拙计输余子,住破僧房始结庐。
三迳非遥人自远,万间不恶我何须。
冥搜善颂终难好,贺厦真成燕不如。

(0)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惠山孤绝未为孤,下有诗仙伴却渠。
占断惠山妨底事,无端更占洞庭湖。

(0)

淮河舟中晓起看雪二首

三日颠风刮地来,不成一雪肯空回。
何曾半点漏春信,只怪千花连夜开。
顷刻装严银世界,中间遍满玉楼台。
琼船撑入玻璃国,琪树瑶林不用栽。

(0)

见王宣子侍郎二首

不作伾文客,投闲可得辞。
高名真自累,了事竟成痴。
到底须良匠,非渠更阿谁?
莫嫌风雪恶,要试岁寒枝。

(0)

见张钦夫二首

不见所知久,用怀何许开。
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
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
不应师友地,只麽遣空回。

(0)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孝庙深知已,今皇正宰官。
一言能定国,二圣得重懽。
立节山相似,容人海未宽。
至今死诸葛,虏使胆犹寒。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