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眼慵开半未醒。云鬟低压玉钗横。
朦胧扶枕不分明。
破梦有声风着力,惜花留影月多情。
夜深无语立银屏。
倦眼慵开半未醒。云鬟低压玉钗横。
朦胧扶枕不分明。
破梦有声风着力,惜花留影月多情。
夜深无语立银屏。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清晨朦胧中的情态与心境。首句“倦眼慵开半未醒”,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因疲惫而略显慵懒的状态,她的眼眸还未完全睁开,似乎仍在梦乡中徘徊。接着,“云鬟低压玉钗横”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头发松散,玉钗斜插的慵懒姿态,营造出一种慵懒而又略带娇羞的氛围。
“朦胧扶枕不分明”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朦胧状态,她半倚半靠在枕上,视线模糊,周围的一切都显得不甚清晰。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女子的疲倦,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思绪纷乱,难以完全清醒。
“破梦有声风着力,惜花留影月多情”两句,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女子的情绪巧妙结合。风声打破了她的梦境,月光下,她仿佛在留恋着什么,或许是花儿,或许是某种情感。这里的“风”和“月”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元素,它们承载了女子的情感,风的“着力”和月的“多情”都暗含了对某种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
最后,“夜深无语立银屏”收束全词,女子在深夜里默默站立于银屏之前,这一静默的动作,既是对前文情绪的总结,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无声宣泄。整个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清晨初醒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丰富而细腻。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