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
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
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
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
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
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
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盐业生产景象。开篇“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两句,形象地刻画了盐井地区盐分蒸发后的自然景观,其中“卤”指盐湖或盐田,“草木白”则是因为盐的缘故而显得洁白,“青者官盐烟”则暗示着官方经营的盐业和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特定的行业景象。
“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两句,进一步指出了盐的生产是有固定的程序和规矩的,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河川之旁,显示出官方对盐业严格管理的一面。接着,“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则描绘了井中的水不断被汲取,生产活动的繁忙景象。
“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这两句数字化地表达了从小单位到大单位盐的量度变化,展示了盐的交易和流通的重要性。紧接着,“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则是对不同身份人物在面对繁忙工作时心态的描绘,君子谨慎,小人则纷扰不安。
最后,“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感叹世事的无常和自然法则的不可抗拒,同时也表现了对现实生活中种种矛盾和不公现象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盐井生产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隅,并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