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八首·其三》
《秋兴八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三十三秋污祖席,前年七夕始移茅。

干戈匝地惊林木,居食从天笑斗筲。

入海已深龙鳖蛰,望山犹隔虎狼咆。

高峰雪月何生事,泣向西飙作解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三十三秋污祖席”,以“三十三秋”点明时间之长,暗示岁月的流逝;“污祖席”则可能暗喻时光的流逝带来的一些变化或不洁之事,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接着,“前年七夕始移茅”一句,通过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转折,暗示生活状态的变化,或许是指搬家或改变居住环境。这样的转变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生活的波折和变迁。

“干戈匝地惊林木,居食从天笑斗筲”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场景。战争的阴影笼罩大地,连树木都为之颤抖,而“居食从天笑斗筲”则以幽默的笔触,讽刺那些在战乱中依然自得其乐的人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

“入海已深龙鳖蛰,望山犹隔虎狼咆”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深海中的龙鳖因战乱而蛰伏,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而“望山犹隔虎狼咆”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寻找避难所时的艰难与危险。

最后,“高峰雪月何生事,泣向西飙作解嘲”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以雪月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于现实的哀愁与反思。面对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哀,似乎在用自然界的纯净来反衬人间的苦难。同时,“泣向西飙作解嘲”也暗示了诗人试图以幽默的方式自我安慰,面对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