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云怨.泛舟过显德寺逢友人同坐僧寮茶话》
《春云怨.泛舟过显德寺逢友人同坐僧寮茶话》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春云怨

春山六幅。和山前春水,朝来齐绿。

指点前村古寺,隔水经幡烟际矗。

竟买蜻蜓,斜穿略彴,摇皱溪梢一痕玉。

隐隐钟声,迢迢僧语,风亚半墙竹。

遥青媚寺添幽独。意中人恰到,吟情倍足。

小院松涛又将熟。笑向空王,十载尘襟,一时尽沐。

斜日归庄,落红成陈,依旧閒愁万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水间的静谧与生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开篇“春山六幅”,以“六幅”比喻春山的连绵不绝,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山色的丰富与层次感。“和山前春水,朝来齐绿”,春水在朝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翠绿,与山色相映成趣,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接着,“指点前村古寺,隔水经幡烟际矗”,诗人通过“古寺”、“经幡”等元素,不仅勾勒出寺庙的庄严与历史感,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而“竟买蜻蜓,斜穿略彴,摇皱溪梢一痕玉”,则以蜻蜓的轻盈与溪水的清澈,共同营造了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美,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灵动。

“隐隐钟声,迢迢僧语,风亚半墙竹”,钟声与僧语交织,与远处竹林的轻轻摇曳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遥青媚寺添幽独”,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静谧与独特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意中人恰到,吟情倍足”,诗人遇到了心中的朋友,在僧寮中品茗谈心,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增添了诗歌的人文色彩。而“小院松涛又将熟”,则以松涛预示着时间的流逝,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

“笑向空王,十载尘襟,一时尽沐”,诗人以轻松的态度面对人生,表示自己在与朋友的交谈中,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净化,体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斜日归庄,落红成陈,依旧闲愁万斛”,日落时分,诗人返回家园,虽然心中仍有万千愁绪,但通过这次与朋友的相聚,这些愁绪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解,体现了人在自然与友情中的自我疗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山水的美丽、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人在自然与友情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净化,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净慈送拱侍者之天童参天目

无孔铁锤三五百,烹金炉里铸成来。

就将一个轻抛掷,击得玲珑窍子开。

(0)

日本澄上人

扫尽机缘万法空,澄潭不许卧苍龙。

翻身踏断来时路,家在海山云外峰。

(0)

偈颂六十八首·其二十九

若论此事,何必多言。

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离娄行处浪滔天。

(0)

和参政李汉老

胡床稳坐已通津,何处更寻不二门。

八苦起时全体现,不知谁解报深恩。

(0)

贺李大著

眉山县前江可怜,昔人饮此俱成仙。

只今独数苏与李,岂伊亲濯玻璃川。

功名事业天所靳,况复真宰持其权。

先公用舍诚有道,不愁轲后真无传。

道山人物今第一,蒹葭玉树犹依然。

东南弱水三万里,亦有跨鹤来翩跹。

至人活国岂无术,丹砂乌喙堪同年。

众工可笑不解事,颠倒规矩求方圆。

向来贲育尝贾勇,彼岂有力能回天。

公今已不负世学,盍先鸥鹭高腾鶱。

窗间借取董狐笔,父子相继书凌烟。

(0)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其九

何年倦霖雨,言田亦公心。

一犁不入土,无因致千金。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