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上望重湖,混合乾坤入太虚。
若比恩波未为阔,此身犹得曳长裾。
岳阳楼上望重湖,混合乾坤入太虚。
若比恩波未为阔,此身犹得曳长裾。
这首诗《登岳阳楼》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句“岳阳楼上望重湖”,开篇即以岳阳楼为立足点,眺望洞庭湖,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湖面景象。这里的“重湖”不仅指洞庭湖的宽阔,也暗含层次丰富之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湖水的深邃与辽阔。
次句“混合乾坤入太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空间感和宇宙观。诗人将岳阳楼所见的景致与整个宇宙相融合,用“太虚”这一概念,表达了天地万物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后两句“若比恩波未为阔,此身犹得曳长裾”,则转而探讨情感与人生。诗人以“恩波”比喻深厚的情感或命运的波澜,与前文的自然景观形成对比,暗示即使在情感的波涛中,个人的生命依然能够保持独立与自由,如同在宽广的湖面上悠然自得地曳动长裾。这里蕴含着对生命坚韧与自由的赞美,以及对复杂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巧妙地融入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闻有东方骑,遥见上头人。
待君送客返,桂钗当自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