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官道。
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
郡斋北轩卷罗幕,碧池逶迤绕画阁。
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
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
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官道。
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
郡斋北轩卷罗幕,碧池逶迤绕画阁。
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
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
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色图景,通过对比和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直接点出了主题,是在告知远方的朋友自己已经跨越到了江南这个充满春意的地方。
接下来,“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官道”通过燕子的飞翔引出江南春色的美好,燕子选择在官道上飞翔,暗示了这里环境的优雅和宁静。
“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则描绘了一座拥有许多桥梁的城市,这些桥梁连着两岸的红色建筑,而柳树则在建筑之间摇曳,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中的孩子们在水面上嬉戏,女子们则佩戴着华美的装饰,这些细节丰富了江南生活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生活的观察与喜爱。
“郡斋北轩卷罗幕,碧池逶迤绕画阁”描述了一处幽静的书房或斋舍,其窗户紧闭,池塘蜿蜒,周围是精美的画廊,这里充满了书卷气息和文人雅致。
“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则展现了一幅诗意盎然的场景:池畔盛开着桃李之花,而人们在花间摆设宴席,享受着春光中的欢乐时光。
“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中,“吴娃”的形象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这里的“言语黠”则显示了诗人对江南女性温婉口齿的赞赏,而“越客”则是在享受着酒宴,头戴斜倚的冠帽。
“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表明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人们都在谈论一个名叫白的太守,他的人品和为人处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美,而诗中的“我”也沉醉于这份美好之中,以酒来庆祝和致敬。
“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则揭示了一场宴席上的欢乐与诗意的交流,这种氛围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所传颂,显示了这份美好的影响力。
结尾的“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和“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慨。这里提到的“苏小小”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或故事中的角色,而“石榴裙”则通过泪水滴落在衣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记忆与情感交流。
岷蜀古多士,声名争颉颃。
近代推三苏,奋发眉之阳。
君侯亦眉人,源委故深长。
少日随游宦,中年擅词场。
笑谈掇高科,步武联周行。
蟠胸富筹策,振羽方翱翔。
一朝遽勇退,万里还故乡。
名邦赞佳政,海沂还复康。
无计留君行,临分徒自伤。
我亦归旧隐,后会殊渺茫。
小儿获同升,此好固难忘。
流俗久颓敝,枨也焉得刚。
期君懋远业,志气常坚强。
维此江壖,控扼之所。
居安思危,可无备御。
维彼强狡,巧於乘隙。
萌蘖弗除,其欲罔极。
孰堪制之,维汝弓兵。
猛虎在山,百兽震惊。
勇无坚敌,谋无遗虑。
如彼猎师,靡逸狐兔。
亦如农夫,稂莠是芟。
寇盗斯戢,善良斯安。
吾民膏备,为汝衣食。
可不念此,为民除慝。
国用方窘,于汝常给。
可不念此,竭诚报国。
无或徇私,贪求肆虐。
无或荒嬉,酣饱蒱博。
强汝志气,精汝武艺。
习汝行陈,照汝果毅。
我闻在昔,元勋茂烈。
发迹弧矢,登寺授钺。
反观此身,均一丈夫。
彼既能然,我岂不如。
黽勉从事,不辞险阻。
风餐露宿,含辛茹苦。
汝身则劳,民获安堵。
肝胆忠义,神其福汝。
我作营房,亦既劳止。
用集尔众,缓急有备。
营房之居,义均弟兄。
务在和睦,毋或纷争。
营房之居,法如军旅,什伍相第,其传自古。
以大总小,先正其身。
以小承大,期於率循。
我筑斯亭,句曰劝功。
尔有勤劳,是奖是崇。
尔或有罪,吾不汝贷。
鞭扑斥逐,其耻为大。
凡尔有众,各敬尔德。
飞此歌诗,持循罔失。
《丁未之冬营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劝功且为歌》【宋·袁燮】维此江壖,控扼之所。居安思危,可无备御。维彼强狡,巧於乘隙。萌蘖弗除,其欲罔极。孰堪制之,维汝弓兵。猛虎在山,百兽震惊。勇无坚敌,谋无遗虑。如彼猎师,靡逸狐兔。亦如农夫,稂莠是芟。寇盗斯戢,善良斯安。吾民膏备,为汝衣食。可不念此,为民除慝。国用方窘,于汝常给。可不念此,竭诚报国。无或徇私,贪求肆虐。无或荒嬉,酣饱蒱博。强汝志气,精汝武艺。习汝行陈,照汝果毅。我闻在昔,元勋茂烈。发迹弧矢,登寺授钺。反观此身,均一丈夫。彼既能然,我岂不如。黽勉从事,不辞险阻。风餐露宿,含辛茹苦。汝身则劳,民获安堵。肝胆忠义,神其福汝。我作营房,亦既劳止。用集尔众,缓急有备。营房之居,义均弟兄。务在和睦,毋或纷争。营房之居,法如军旅,什伍相第,其传自古。以大总小,先正其身。以小承大,期於率循。我筑斯亭,句曰劝功。尔有勤劳,是奖是崇。尔或有罪,吾不汝贷。鞭扑斥逐,其耻为大。凡尔有众,各敬尔德。飞此歌诗,持循罔失。
https://shici.929r.com/shici/3UeidTwt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