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云飞下十三楼,悄立屏山最后头。
离客香风才一尺,照人秋月是双眸。
瘷声临去讹中妇,笑靥微圆认阿侯。
我已皈依仙座下,见花无那转含愁。
綵云飞下十三楼,悄立屏山最后头。
离客香风才一尺,照人秋月是双眸。
瘷声临去讹中妇,笑靥微圆认阿侯。
我已皈依仙座下,见花无那转含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綵云飞下十三楼”以轻盈的彩云起兴,暗示主人公身处高处,可能寓意其地位或心境的超脱。接下来,“悄立屏山最后头”写其静静地站立在屏风之后,显得孤独而神秘。
“离客香风才一尺”描绘了离别时的微妙氛围,香风轻轻吹过,与主人公仅隔一尺之遥,暗示着情感的牵动和期待。“照人秋月是双眸”则通过明亮的秋月比喻主人公明亮的眼睛,表达了深深的凝视和情感交流。
“瘷声临去讹中妇”一句,可能是对离别女子的低声告别,其中“讹中妇”可能是指女子的柔弱声音,让人感受到离别的不舍。“笑靥微圆认阿侯”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笑容,虽含笑但眼神中流露出对心上人的思念。
最后一句“我已皈依仙座下,见花无那转含愁”,诗人表达自己已经遁入仙道,然而见到花朵仍不禁生出愁绪,反映出即使超脱尘世,对人间情感的牵挂依然难以割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深情,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杖藜徐步。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晚凉趁,竹风清香度。
这闲里光阴向谁诉。尘寰百岁能几许。
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归去来,田园恐荒芜。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
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
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
把万事纷纷总不顾。从他人笑真愚鲁。
伴清风皓月,幽隐蓬壶。
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夜凉风动竹,人静月当楼。
浮世百年梦,他乡几度秋。
店翁新酒熟,一醉更何求。
东南胜概未忘情,老去扁舟复此行。
小邑岁除无市井,下田水落见农耕。
雪消西岭层棱出,春到重湖鳞甲生。
桥下霜蛟贪睡美,为槌千鼓作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