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摘索穿疏竹。荫纹禽、喜欢相逐。
坐中已自清堪掬。更潇洒、人如玉。
新声爱度周郎曲。捧霞杯、再三相嘱。
无情有恨重分北。也撩得、双眉蹙。
梅花摘索穿疏竹。荫纹禽、喜欢相逐。
坐中已自清堪掬。更潇洒、人如玉。
新声爱度周郎曲。捧霞杯、再三相嘱。
无情有恨重分北。也撩得、双眉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无咎的作品,名为《于中好·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园之乐、感叹时光易逝和表达对朋友分离之痛的情感。
首句“梅花摘索穿疏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徜徉于花前,手摘梅花穿过稀疏的竹叶之间,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接下来的“荫纹禽、喜欢相逐”,则是描绘园中鸟语花香,诗人与友人一同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
“坐中已自清堪掬”表达了诗人在静坐中感受到的内心宁静和清澈,从而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周围环境的美。紧接着,“更潇洒、人如玉”则是对朋友之美好品格的赞叹,形容其清新脱俗,如同美玉一般。
“新声爱度周郎曲”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古代音乐的喜爱与向往。周郎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周瑜,据说他擅长吹笙,且有着非常动听的声音。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古代音乐的追怀,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捧霞杯、再三相嘱”则是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彼此倾诉衷肠之情。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珍贵的时光。
最后两句,“无情有恨重分北。也撩得、双眉蹙”,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不舍与哀伤。诗中所谓“无情”并非真的没有感情,而是在强调这种离别之痛,虽然无法言说,但却深刻地刺痛了心灵。而“双眉蹙”则是外在的表现,透露了内心的忧愁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友情的赞叹以及对音乐之美的追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于时间易逝与人生离合的感慨,使得整首作品既有欢愉自在的一面,也有淡淡哀愁的一面,丰富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有身犹缚律,无梦到行云。
俗里光尘合,胸中泾渭分。
我搴江南秀,一见空马群。
夸士慕锺鼎,寒儒守典坟。
吾欲超万古,乃如负山蚊。
能来商略此,趺坐对炉芬。
酒因咀嚼还知味,诗就呻吟不要工。
王谢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
于阗花骢龙八尺,看云不受络头丝。
西河骢作蒲萄锦,双瞳夹镜耳卓锥。
长楸落日试天步,知有四极无由驰。
电行山立气深稳,可耐珠鞯白玉羁。
李侯一顾叹绝足,领略古法生新奇。
一日真龙入图画,在坰群雄望风雌。
曹霸弟子沙苑丞,喜作肥马人笑之。
李侯论干独不尔,妙画骨相遗毛皮。
翰林评书乃如此,贱肥贵瘦渠未知。
况我平生赏神骏,僧中云是道林师。
团扇如明月,动摇微风兴。
屏去坐上热,袪逐盘中蝇。
有用何提挈,无心分爱憎。
炎炎虽可贵,弃置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