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太子詹事王公挽诗二首·其一》
《故太子詹事王公挽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大节元无玷,中心本不欺。

排奸力扛鼎,忧国鬓成丝。

方喜三旌召,俄兴一鉴悲。

西风吹泪眼,夫岂哭吾私。

(0)
注释
大节:高尚的节操。
元无玷:完全没有污点。
中心:内心。
不欺:不欺骗。
排奸:揭露和打击邪恶。
力扛鼎:力量极大,比喻有担当。
忧国:忧虑国家。
鬓成丝:双鬓斑白,形容年老或忧虑过度。
三旌:古代官员的三种符节,象征荣誉。
召:征召。
一鉴悲:如同明镜般的洞察,引申为对现实的深刻悲慨。
西风:秋风。
泪眼:含泪的眼睛。
私:个人的私事。
翻译
大节始终没有瑕疵,内心本就诚实无欺。
奋力排除奸邪如同扛起巨鼎,为国家忧虑使双鬓如丝般斑白。
正欣喜被朝廷三次征召,忽然又因明镜般的洞察而悲伤。
西风拂过脸颊,泪水涟涟,难道只是为我个人的哀痛吗?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愁和个人情感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故太子詹事王公挽诗的情境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大节元无玷”一句,展示了故太子的人格高尚,无可指摘。接着“中心本不欺”进一步强调其真诚不伪的品质。

“排奸力扛鼎”,此处“排奸”意味着清除奸佞,而“力扛鼎”则形象地描述了故太子在政治斗争中坚定不移、力挽狂澜的情景。紧接着,“忧国鬓成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头发如丝,寓意着岁月匆匆与忧心如麻。

“方喜三旌召”,这里的“三旌召”可能指的是某种荣誉或官职的授予,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紧接着,“俄兴一鉴悲”则转瞬间又被悲伤所笼罩,可能暗示了故太子遭遇不幸或政治上的挫折。

“西风吹泪眼”,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哀愁心境。最后,“夫岂哭吾私”则是在问自己,是不是因为个人情感的牵绊而感到悲伤,这里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对故太子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故太子詹事王公挽的描写,流露出了诗人对其品格的敬仰和对其遭遇不幸的哀悼。诗中的每个字句都饱含深情,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立春喜常融二人至·其一

客久岁云暮,吾衰道自尊。

时辰催短速,晷刻变寒温。

人贱时争席,神伤早闭门。

新春看尔到,应念我犹存。

(0)

点绛唇.题帕

一掬相思,泪花红泫珍珠小。怨怀难料。

应有襟痕较。不缔同心,枉向离魂绕。重抛掉。

障颦人渺。留傍桃花笑。

(0)

塞下曲五首·其一

匹马萧萧塞草黄,淡云孤月影微茫。

繁华曾说苏杭好,不信人间有大荒。

(0)

枇杷二首·其一

林香不畏荔枝欺,名品由来备四时。

茂苑城边称硕果,梵云回首叹归迟。

(0)

寇莱公故里

太华闲气产莱公,青史曾传社稷功。

我亦高山思仰止,楼台无地与君同。

(0)

宿重兴集

孤帆一片月轮高,又入中河泛暮涛。

今夜重兴集下泊,凤城银汉首频搔。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