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已如梦,登览忽成尘。
风物矉西子,笙歌醉北人。
断猿三竺晓,残柳六桥春。
太一今谁问,斜阳自水滨。
繁华已如梦,登览忽成尘。
风物矉西子,笙歌醉北人。
断猿三竺晓,残柳六桥春。
太一今谁问,斜阳自水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西湖》,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华过往的感慨和对当下的沉思。首句"繁华已如梦",以比喻手法,暗示西湖往昔的热闹与辉煌如同一场梦幻,已经消逝无踪。"登览忽成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迁,曾经的繁华转瞬即逝,只剩下眼前的景象。
接下来的"风物矉西子,笙歌醉北人",将西湖比作西施般美丽的风景,而笙歌欢宴则让北方的游客沉醉其中。然而,"断猿三竺晓"一句,通过清晨山寺中凄凉的猿啼,增添了寂寥之感,暗示西湖的宁静背后隐藏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残柳六桥春"描绘了春天西湖边残存的柳树,虽是春天,却透出一种衰败的美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太一今谁问,斜阳自水滨"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西湖今日无人问津,只剩斜阳照水的落寞与孤独,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西湖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