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
《西湖》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繁华已如梦,登览忽成尘。

风物矉西子,笙歌醉北人。

断猿三竺晓,残柳六桥春。

太一今谁问,斜阳自水滨。

(0)
注释
繁华:过去的辉煌。
已:已经。
如:像。
梦:梦境。
登览:登高眺望。
忽:突然。
成:变为。
尘:尘土。
风物:风景。
矉: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西子:代指美女(西施)。
笙歌:笙乐和歌声。
醉:使...沉醉。
北人:北方的人。
断猿:断续的猿鸣。
三竺:指三竺山,古代名胜之地。
晓:清晨。
残柳:凋零的柳树。
六桥:指西湖的六座桥。
春:春天。
太一:古代对天神的尊称。
今:现在。
谁:谁人。
问:询问。
斜阳:夕阳。
自:独自。
水滨:水边。
翻译
过去的繁华如同一场梦境,如今登高远望,一切皆成过眼云烟。
眼前的景色让人心动,如同西施般美丽,音乐和歌声让北方的人沉醉。
清晨在三竺山中听到断断续续的猿啼,六桥边残留的柳树似乎还残留着春天的气息。
如今还有谁会询问太一神的踪迹?只有夕阳独自照在水边,显得孤独而寂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西湖》,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华过往的感慨和对当下的沉思。首句"繁华已如梦",以比喻手法,暗示西湖往昔的热闹与辉煌如同一场梦幻,已经消逝无踪。"登览忽成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迁,曾经的繁华转瞬即逝,只剩下眼前的景象。

接下来的"风物矉西子,笙歌醉北人",将西湖比作西施般美丽的风景,而笙歌欢宴则让北方的游客沉醉其中。然而,"断猿三竺晓"一句,通过清晨山寺中凄凉的猿啼,增添了寂寥之感,暗示西湖的宁静背后隐藏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残柳六桥春"描绘了春天西湖边残存的柳树,虽是春天,却透出一种衰败的美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太一今谁问,斜阳自水滨"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西湖今日无人问津,只剩斜阳照水的落寞与孤独,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西湖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庐陵城外

郭外人烟好,行行过北阡。

迎船分社肉,汲井种春田。

绿树前村路,黄梅细雨天。

客游乡土别,景物只同然。

(0)

庐山·其一

山灵未许到天池,又作西林一宿期。

寺是晋时陶侃宅,记传隋代率更碑。

山椒云气易为雨,客子情怀多费诗。

暂借蒲团学禅寂,茶烟飞绕鬓边丝。

(0)

访曾鲁叔有少嫌先从金仙假榻长老作笋供

俗物败佳兴,余非后汝期。

既来迟一见,政恐错相疑。

同访金仙老,因参玉板师。

樽前有馀暇,细读放翁诗。

(0)

舟行英德江上和许季如诗

趺坐篷窗底,客身无事时。

闲观曲江帖,因和许浑诗。

舟楫聊乘兴,溪山若献奇。

数峰英石美,天巧岂人为。

(0)

舟中

舣棹河梁畔,推篷得句新。

云为山态度,水借月精神。

密树藏飞翮,平波见跃鳞。

饥年村落底,也有醉归人。

(0)

自和前诗邻舟皆盐商

总被利名役,机心欲算沙。

舟行阻风色,客梦负年华。

洲渚四五曲,渔樵八九家。

江村无限好,满眼是芦花。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