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云肃天宇,蕙帐寒生月当户。
颓然就枕睡思浓,魂梦悠悠迷处所。
仙宫胜士肯见临,促席从容陪软语。
自言本事清虚君,学佛求仙两无阻。
云軿白日降遥空,天衣飘飘袖轻举。
方诸宫深云海阔,金碧禅房隔烟雨。
与君粗有香火缘,聊复东来相劳苦。
方游昆阆还无期,君住世间须善为。
尘劳足厌不须厌,等是实相夫何疑。
前身自是尘外人,端为世缘縻此身。
重闻妙语发深省,若更离尘佛亦尘。
方平羽节何时来,道宫佛庙随烟埃。
未须苦说扬尘事,东海波声正似雷。
北风吹云肃天宇,蕙帐寒生月当户。
颓然就枕睡思浓,魂梦悠悠迷处所。
仙宫胜士肯见临,促席从容陪软语。
自言本事清虚君,学佛求仙两无阻。
云軿白日降遥空,天衣飘飘袖轻举。
方诸宫深云海阔,金碧禅房隔烟雨。
与君粗有香火缘,聊复东来相劳苦。
方游昆阆还无期,君住世间须善为。
尘劳足厌不须厌,等是实相夫何疑。
前身自是尘外人,端为世缘縻此身。
重闻妙语发深省,若更离尘佛亦尘。
方平羽节何时来,道宫佛庙随烟埃。
未须苦说扬尘事,东海波声正似雷。
《夜梦一道人见访相与语甚久颇及宗乘中事因戏之曰仙家亦学佛耶其人笑曰仙佛岂有二哉觉而异之作诗纪其事》【宋·刘才邵】北风吹云肃天宇,蕙帐寒生月当户。颓然就枕睡思浓,魂梦悠悠迷处所。仙宫胜士肯见临,促席从容陪软语。自言本事清虚君,学佛求仙两无阻。云軿白日降遥空,天衣飘飘袖轻举。方诸宫深云海阔,金碧禅房隔烟雨。与君粗有香火缘,聊复东来相劳苦。方游昆阆还无期,君住世间须善为。尘劳足厌不须厌,等是实相夫何疑。前身自是尘外人,端为世缘縻此身。重闻妙语发深省,若更离尘佛亦尘。方平羽节何时来,道宫佛庙随烟埃。未须苦说扬尘事,东海波声正似雷。
https://shici.929r.com/shici/AgLA5xrd.html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梦境中的奇遇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哲理的色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北风、云、月、帐等自然景象融入梦境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诗中人物“一道人”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仙气与佛性,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修行、境界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北风、云、月、帐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画面,暗示着梦境的开始。接着,诗人通过“颓然就枕”、“魂梦悠悠”等描述,展现了梦境中的迷离与恍惚,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沉醉与探索。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引入了“一道人”的形象,这位仙风道骨的人物不仅与主人公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还涉及到了佛教与道教的哲学思想,即“仙佛岂有二哉”,强调了仙道与佛性的统一与相通。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和人生意义的追求,以及对不同信仰之间共通之处的领悟。
最后,诗人通过“方平羽节何时来”、“道宫佛庙随烟埃”等诗句,表达了对道友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对修行之路的执着与向往。同时,诗人也以“未须苦说扬尘事,东海波声正似雷”结尾,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尘世的烦恼,因为一切皆是虚幻,唯有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才是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在梦境与现实、仙道与佛性、物质与精神之间巧妙地穿梭,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又蕴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探寻与感悟。
十载思量。幸莲舆北上,重睹容光。
芳颜仍似玉,云鬓却成霜。相把袂,语悲伤。
说离乱兵荒。叹年来,惊惊恐恐,无限凄惶。
忽然病入膏肓。是长途辛苦,体不禁当。
君心应自在,我意竟难忘。持素手,断柔肠。
问去者何方。望魂兮,魂兮早降,享我杯浆。
天高风露冷,念仙子、倚琼楼。
问云窗雾阁,朱栏翠幔,好景谁收。
玉箫歇,霓裳散,恨宝奁空掩暗增忧。
照影自临清浅,满身花影同流。疏钟霜杵韵悠悠。
柏叶炷香篝。记草色连天,花光似雾,历历前游。
逍遥身心物外,渺沧波、流尽古今愁。
独立莲花峰顶,下看九点齐州。
白日行吟,看几处、圩田销涨。
忽一笑、相逢二老,须眉无恙。
并坐鼓弦茅舍里,旧时作赋銮坡上。
忆中书、落笔堵墙看,惊谁饷。浪踪迹,红尘漾。
狂名姓,青楼唱。且我歌子和,子斟我酿。
无妇能弹赵女瑟,有儿聊代邛州杖。
说从来、酒圣是毛公,观卿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