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无战国,天险失江东。
将相原无种,湘淮第一功。
山寒江总宅,草暗隗嚣宫。
同治中兴事,旌旗在眼中。
王师无战国,天险失江东。
将相原无种,湘淮第一功。
山寒江总宅,草暗隗嚣宫。
同治中兴事,旌旗在眼中。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杨圻所作的《癸丑北游诗五十首选二十四》中的第九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历史变迁和对时局的感慨展开。
首句“王师无战国”,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平的向往,暗示了诗人对于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的反思。接着,“天险失江东”暗指明朝末年长江天险不再能阻挡外敌,可能指的是清朝入关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江山易主的感慨。
“将相原无种”强调出身并非决定英雄的关键,暗示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质疑,认为真正的英雄在于个人才能和功绩。“湘淮第一功”则可能是指清朝前期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将领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贡献,诗人对他们表示赞赏。
“山寒江总宅,草暗隗嚣宫”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江总宅象征着昔日文人,隗嚣宫则代表了败亡的权臣,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最后两句“同治中兴事,旌旗在眼中”,提到同治年间(1862-1874)的中兴局面,诗人以眼前景象寄托对国家复兴的期待,旌旗象征着军队和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人才选拔以及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主人花多开成行,入门白碧红绯香。
华堂扫花燕嘉客,吴歌楚舞纷鸳鸯。
酒伴张琴如绿绮,蛇腹古光玄雪起。
太冥桐干含黄钟,彷佛落霞与流水。
杯行未暇调清商,点徽转弄妨绕梁。
大小鼙婆恐终曲,新声靡曼娱中肠。
长清短侧俟他日,为君一弹欢未央。
五十尚无闻,岂敢为人师。
区区章句末,腐儒吾不为。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
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
君顾我蓬蒿,存问及孀慈。
茅家苦贫窭,供养无肉糜。
有鸡若鸾鸟,有黍如兰饴。
君为举匕箸,不忍弃寒微。
感兹情意厚,久要以为期。
微尘撼华岳,蚁穴溃金堤。
人言贵深察,强恕有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