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系舟如是,举家今一行。
桥腰野人语,树顶乱泉鸣。
落日嵌汀岸,归艭沿柳城。
剧怜千亩地,都作怒涛声。
不系舟如是,举家今一行。
桥腰野人语,树顶乱泉鸣。
落日嵌汀岸,归艭沿柳城。
剧怜千亩地,都作怒涛声。
这首清代诗人李端临的《闰月七日观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水景画面。首句“不系舟如是”,以悠闲的视角描绘了船只随波逐流,仿佛不受羁绊的状态,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意境。接着,“举家今一行”暗示了全家一同出行,欣赏这难得的闰月之景。
诗中通过“桥腰野人语”和“树顶乱泉鸣”,将听觉元素融入其中,桥上的人声和山间泉水的潺潺声交织,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息和自然的和谐。夕阳西下,“落日嵌汀岸”描绘出一幅恬静的江边落日图,而“归艭沿柳城”则勾勒出舟行柳荫下的动态画面,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剧怜千亩地,都作怒涛声”,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想象那大片的土地仿佛化作了汹涌的波涛,表达了对眼前壮丽景色的深深喜爱和惊叹。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滩名钓雪桥垂虹,三高曾此托高踪。
霸越功成变名姓,偶思鲈脍因秋风。
更有自号天随子,茶灶笔床居甫里。
三贤出处有后先,要之各自全其天。
亮节清标足互映,千秋能识巢由性。
湖波湛湛绕祠前,令人洗得名心净。
谁其图象石虚道,谁其建堂赵伯墟。
至今我欲瓣香爇,低徊往复更踟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