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敢欹芳树,多时信转蓬。
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
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
自知成汗漫,还与众人同。
岂敢欹芳树,多时信转蓬。
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
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
自知成汗漫,还与众人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秋夜》,通过对深夜风雨和漂泊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世事浮沉的感慨。首句“岂敢欹芳树”暗示诗人不敢轻易停留享受美好,而是如同飘蓬般四处流转;“多时信转蓬”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颔联“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通过秋夜的风雨,寄托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客居他乡的病弱之感。颈联“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暗指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在遥远的山外,而世俗的虚名却在广阔的世间流转,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浮名的淡然。尾联“自知成汗漫,还与众人同”表达了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与众人一样,即使追求超脱,最终还是无法逃脱人生的无常和纷扰,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