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荒烟接岸青,金焦疑对两浮萍。
连山北断江楼出,潮水东还海气腥。
机杼并愁鲛室尽,鼓鼙空向鹭门停。
归舟拟雪苍生泪,只恐君王不忍听。
十里荒烟接岸青,金焦疑对两浮萍。
连山北断江楼出,潮水东还海气腥。
机杼并愁鲛室尽,鼓鼙空向鹭门停。
归舟拟雪苍生泪,只恐君王不忍听。
这首诗描绘了京口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开篇“十里荒烟接岸青”,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京口的辽阔与荒凉之美,荒烟与青岸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意境。接着“金焦疑对两浮萍”,将金焦二山比作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生动地描绘了这两座山在水中的倒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连山北断江楼出,潮水东还海气腥”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连绵的山峦与江楼相映成趣,潮水向东回流,海气弥漫,渲染了一种既壮阔又略带悲凉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机杼并愁鲛室尽,鼓鼙空向鹭门停”则转入对人类活动的思考。机杼象征着劳作与生活的艰辛,鲛室比喻的是海底世界的神秘与美丽,而“并愁”二字表达了对这些美好事物消逝的忧虑。鼓鼙代表战争,鹭门则是和平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劳动与创造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归舟拟雪苍生泪,只恐君王不忍听”两句,以归舟为载体,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用“苍生泪”象征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通过“只恐君王不忍听”一句,暗示了对统治者的期待与担忧,希望他们能体恤民情,避免更多的苦难发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京口独特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是清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