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龄欲餐菊,黄白何所分。
黄者色弥胜,白者气踰芬。
凉风起天末,百卉徒纷纭。
嘉此延年物,坐收西堂曛。
主翁铁石姿,熣灿兼有文。
大椿等八千,野鹤亢浮云。
延龄岂待此,谁办骊黄云。
吟弄兴不浅,月色倚微醺。
颓龄欲餐菊,黄白何所分。
黄者色弥胜,白者气踰芬。
凉风起天末,百卉徒纷纭。
嘉此延年物,坐收西堂曛。
主翁铁石姿,熣灿兼有文。
大椿等八千,野鹤亢浮云。
延龄岂待此,谁办骊黄云。
吟弄兴不浅,月色倚微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符锡创作,以“西堂对菊”为题,描绘了作者在西堂观赏菊花时的感悟与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菊花的色彩、香气以及其象征的长寿寓意。
首句“颓龄欲餐菊,黄白何所分”,表达了作者虽已年老,却仍渴望像菊花那样坚韧不屈,追求生命的美好与延长。菊花的黄色与白色在这里并置,不仅描绘了菊花的颜色对比,也隐喻了生命中的不同阶段与选择。
接着,“黄者色弥胜,白者气踰芬”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与香气,强调了颜色与气息的和谐之美。菊花的黄色与白色,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力与精神状态,体现了自然界中多样性的美好。
“凉风起天末,百卉徒纷纭”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凉风起处,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然挺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嘉此延年物,坐收西堂曛”表达了对菊花长寿品质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希望借助菊花的象征意义,延长自己的生命或心灵的活力。
“主翁铁石姿,熣灿兼有文”将菊花比作具有铁石般坚韧品格的人,同时又富有文采,既赞美了菊花的自然美,也寓意了拥有高尚品格与才华的人。
“大椿等八千,野鹤亢浮云”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长寿树大椿和自由飞翔的野鹤,进一步强调了菊花与长寿、自由、高洁的关联。
“延龄岂待此,谁办骊黄云”表达了对菊花长寿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延长生命难道仅仅依赖于外在的事物吗?这引发了对内在修养与追求的思考。
最后,“吟弄兴不浅,月色倚微醺”描绘了诗人欣赏菊花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在月光下微醺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品格与长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神地出渊泉,商羊向天舞。
电火烧黑空,雷车震金鼓。
大块噫风吹黄沙,黄沙须臾化为雾。
此时阴气一何盛,蚓嘘云兮鬼啸雨。
雨绳绳兮云蒸蒸,天惨惨兮朝复莫。
嗟尔长淮之民,何生而苦。方馑而饥,方疫而愈。
乃有此患,普及于汝。地涌水泉,天降淫雨。
浩浩之势,包山逾阜。汝居无庐,汝耕无土。
汝口嗷嗷,其谁安诉。
吾闻尧水凡九年,民虽昏垫不失所。
愿我君王发德音,一变悲号作歌舞。
西山高,胡为高。
上有磨天之巨势,下有黄河不测之险,甚于蜀道之难。
西山高,长安之路如云霄。
乘无逸驾兮飞无劲翮,我欲往兮有千艰百险之相辽。
西山高,长安之路如天遥。
夜短梦不到,白日其心劳。
西山高,我欲往兮方穷处于蓬蒿。
恩之大兮报不可以速,太山之重兮置之有若鸿毛。
西山高,无如之何兮徒引领而长谣。
青门路兮有时到,愿公之寿兮如松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