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仙吏蓬莱,三年宦成。
羡种梅绕屋,前身君复,看云出岫,此日渊明。
香作因缘,月参色相,展卷春风误影形。
翻然悟,记水边篱落,雪后园亭。移家合住西泠。
莫忘却孤山一角青。
有当时竹阁,仍容高士,而今仙鹤,解识先生。
七百年馀,大千境里,总与疏花结淡盟。
能来否,向白沙堤畔,重筑诗城。
归去来兮,仙吏蓬莱,三年宦成。
羡种梅绕屋,前身君复,看云出岫,此日渊明。
香作因缘,月参色相,展卷春风误影形。
翻然悟,记水边篱落,雪后园亭。移家合住西泠。
莫忘却孤山一角青。
有当时竹阁,仍容高士,而今仙鹤,解识先生。
七百年馀,大千境里,总与疏花结淡盟。
能来否,向白沙堤畔,重筑诗城。
这首词以"归去来兮"开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仿佛诗人已经辞官归隐,成为蓬莱仙境的仙吏。"种梅绕屋"和"看云出岫"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画面,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接下来,词人通过"香作因缘,月参色相",借自然之物表达心境的超脱与禅意,暗示自己在春风中翻开书卷,心灵得到了净化。"水边篱落,雪后园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移家合住西泠"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尤其是孤山的一角,那里有竹阁和仙鹤,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超凡的境界。诗人期待自己也能像古代的高士一样,在这里过上淡泊的生活。
"七百年馀,大千境里,总与疏花结淡盟",表现出诗人对长久以来的隐逸理想的坚守,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最后,诗人发出邀请,希望能在白沙堤畔重建诗城,共享这份宁静与诗意。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词,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了词人的高雅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