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逢原挽词·其一》
《曾逢原挽词·其一》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落落江湖一伟人,当年玉立映簪绅。

四朝耆旧推先达,三国英雄出后尘。

金板袐谋空淟汨,土门奇祸足悲辛。

悬知精爽犹堪畏,嚼齿传闻不满龈。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为曾逢原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曾逢原生平的回顾和对其人格的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

首联“落落江湖一伟人,当年玉立映簪绅。”以“落落”形容曾逢原的卓然不群,犹如在江湖中独树一帜的伟人,而“玉立”则描绘了他当年挺拔的形象,如同高洁之士,映照着官场中的士绅们。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曾逢原的非凡人格与高尚品质。

颔联“四朝耆旧推先达,三国英雄出后尘。”进一步赞扬了曾逢原作为四朝元老的地位,以及他对于后辈的影响,如同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虽非开创者,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里将曾逢原与三国英雄相提并论,既体现了他对时代的贡献,也彰显了他的影响力。

颈联“金板袐谋空淟汨,土门奇祸足悲辛。”描述了曾逢原在政治上的智慧与策略,即使是在困境中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但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遭遇的不幸命运。这里的“金板袐谋”可能指的是他在政治决策中的深谋远虑,“空”字则表达了这种智慧未能得到完全施展的遗憾。“土门奇祸”则可能是指他遭遇的某种意外或不幸事件,令人感到悲哀与辛酸。

尾联“悬知精爽犹堪畏,嚼齿传闻不满龈。”表达了对曾逢原精神力量的敬畏,即使他已经离世,其精神依然令人畏惧。同时,通过“嚼齿传闻”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曾逢原事迹的传颂,虽然传闻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但足以说明他的影响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挽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曾逢原的个人魅力和历史地位,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靖康元年自南都移黄州八月十六日华藏民老渡江见访于定山下院一夕别去以诗送之

大师游华藏,法席雄诸方。

而我因夙缘,数入忧患场。

道眼宜见绝,交情未相忘。

呼舟渡宣化,访我山之阳。

夜榻蒲蒻稳,秋山蕙兰香。

问我当何之,笑指郡守章。

莫言千里殊,共此圆寂光。

脱有云水客,附书及沧浪。

(0)

八月十六夜江边对月

水月交相映,江空净客衣。

孤光凌象纬,倒影射窗扉。

宿鸟依林动,流萤逐暗飞。

兴来随杖履,难下董生帷。

(0)

山居.通幽径

跻攀通幽径,郁密森松竹。

云雪正埋山,深林閟寒绿。

(0)

傅冲益寄淮口阻风及清淮道中诗二首又次涟水一首用其韵和寄·其一

群玉聚名隽,作书如九丘。

回观白虎儒,谫浅安可侔。

傅子故疏爽,十年嗟滞留。

嵚崎百忧后,晚为造物收。

平生未见书,颇足资吟讴。

纵未服豸角,且当佐螭头。

安知免官去,触热送浊流。

清朝正须才,洗垢方镇浮。

岂使三语掾,垂纶逐群鸥。

譬如飘风顷,终济万里舟。

(0)

明日复游石头城清凉寺再用前韵

大江汹西来,故国今几年。

我衰倦登临,坐愧双行缠。

忽惊山阴集,邂逅来群贤。

俛仰吊前古,高谈注渊泉。

千岩过宿雨,馀润滋麦天。

颓檐翳崖壁,过午不得旋。

像佛再经始,此邦心亦虔。

稍欣台殿新,废沼依沦涟。

坐怀马化龙,仅作螂捕蝉。

相倾走掣电,讵暇安枕眠。

六飞暂东巡,恨尔不少延。

单于久凋残,屈已今我先。

衰惫乘一障,无功记凌烟。

乞身自兹始,此计君傥然。

(0)

灵岩夜月

十年辛苦唐贤士,千载奇观旧石岩。

天籁沉沉山月小,夜深文字与谁谈。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