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束鹿》
《宿束鹿》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五言律诗

苍莽平芜净,空头瞑色寒。

无处知即鹿,有地可藏山。

酒尽频烘炕,鸡鸣尚闭关。

夙兴深发省,奔走何时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苍莽平芜净,空头瞑色寒”以“苍莽”形容广阔的草地,给人以辽阔无垠之感;“平芜净”则突出了大地的洁净与宁静,而“瞑色寒”则通过夜幕降临带来的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又暗示了夜色中的孤寂与寒意。

颔联“无处知即鹿,有地可藏山”运用了象征手法,其中“鹿”可能象征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山”则代表了可以避难或隐居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明确路径,但总能找到一个暂时的避风港。这种矛盾与探索的主题,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思考性。

颈联“酒尽频烘炕,鸡鸣尚闭关”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取暖、等待天明的情景。这里的“烘炕”指的是取暖的火炕,而“鸡鸣尚闭关”则表明诗人并未真正入睡,仍在等待天亮。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他对外界的期待和内心的挣扎。

尾联“夙兴深发省,奔走何时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现状的反思。“夙兴”意味着早起,“深发省”则是深入反省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个人生活境遇的反思与探索。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有赠四首·其二

矜严时已逗风情,五字诗中目乍成。

折齿幽人犹有我,扫眉才子更无卿。

当筵心借调琴语,入户行防触瑟声。

何事胆娘偏小胆,略闻鹦鹉便心惊。

(0)

城楼暝望

鱼鳞波面夕阳微,旋见游船续续归。

酒后笙歌催急拍,城根灯火唤开扉。

孤扬傍水疑人立,病叶零风似蝶飞。

明旦出游晴得否,月轮添晕几重围。

(0)

感事

幽栖不合在墙东,尚有尘喧到耳中。

浊酒价低春店满,村伶伎尽夜场空。

染须耆老窥邻艳,露肘儒酸炫族公。

终是贵人能解事,白楼亭院换青红。

(0)

无绪·其一

繁华白日怯登临,宴坐焚香午院深。

中酒心情频卧起,酿花天气乱晴阴。

怀人瞥见难重觅,得句随忘懒更寻。

空寄石榴双叶子,隔帘消息正沉沉。

(0)

何夕·其四

毡车轣辘送离鸾,雨泣萧郎路左看。

带缚箜篌归去早,手提金缕出来难。

寄书红纸饶千幅,买路明珠用一箪。

百计觅将方便在,勿辞良夜犯春寒。

(0)

过妇家有感·其二

归宁去日泪痕浓,锁却妆楼第二重。

空剩一行遗墨在,丙寅十月十三封。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