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遂初陈尚书》
《挽遂初陈尚书》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

丈夫那肯死牖下,馀子从教活草间。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濛濛山外山。

(0)
翻译
到了咸淳年间,国家步履维艰,我多次上疏直言,触动了皇上的颜面。
大丈夫怎肯在窗下等死,让那些小人苟且偷生。
我命中注定要前往珠崖,虽无归心,但白发苍苍仍期盼能活着回来。
老朋友的目光在暮色中远眺,只见山外连山,雾雨迷茫。
注释
得:到达。
咸淳:南宋末年的一个年号。
国步艰:国家处境艰难。
抗疏:向皇帝直言进谏。
动天颜:触动皇上的脸色。
那肯:怎能肯。
死牖下:在窗户下等死。
馀子:其他人,指小人。
活草间:在草丛中苟且偷生。
有分:命中注定。
珠厓:古地名,今海南琼山一带。
终着去:最终要去的地方。
无心:没有留恋之心。
故人:老朋友。
目断:目光远望直到消失。
暮云处:傍晚的云层中。
雾雨濛濛:雾气弥漫的雨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遂初陈尚书》。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多难之际,不断上书陈述时政,希望引起君主的关注。"咸淳"指的是北宋末年的一段时期,那时候国事艰难,诗人身处其中,感慨良深。

"丈夫那肯死牖下,馀子从教活草间。"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后代的期望。在艰苦的环境中,诗人仍旧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愿意在困境中沉沦,而是希望能够教育和引导子孙,在艰难中求生存。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珠厓"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白发"则是岁月流逝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能为力,同时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濛濛山外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和怀念的情景。诗人在远方,对着渐渐消失在晚霞中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而"雾雨濛濛"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的悲凉情怀,展现了一幅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人心不古的历史画卷。王义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将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渴望,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出来。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