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
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
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
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
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
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
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
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
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水调歌头·其五》(水洞),表达了诗人重阳节登高赏菊、畅谈饮酒、感叹时光与历史的情感。首句“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点明了节日气氛,提醒人们不要错过赏菊的好时节。接着,“试寻高处”至“知我与君来”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场景,古寺、修竹和飞槛增添了清幽雅致的意象。
“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展现了宾主欢聚的欢乐气氛,而“仙人跨海”则寓言超脱世俗的追求。随后,“落日平原西望”带出对历史的沉思,鼓角声中感受到秋意的凄凉。“戏马但荒台”暗指历史遗迹,诗人借典故表达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以茱萸这一传统重阳节佩戴的植物作结,既体现了节日习俗,也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流连忘返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节日的喜庆,又有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细撷昆吾,爱圆方、范出龙鳞凫脰。
摩挲款识,底印绿花微锈。
香泥拨麝,许春信、寄梅边否。
浑不料、帘外寒深,未过雪时三九。
铜仙那年化去,望鸳湖一角,张山如旧。
遗来雅制,熨暖几人怀袖。
龚壶茗冻,慢吟罢、借渠爇透。
撩昨梦、绮阁回灯,牡丹鞋瘦。
鱼天眷属凫鸥约,一篷翠娇红软。
处处为家,年年送客,夜夜玉樽银琯。钱塘月暖。
更瀫渚烟明,桐江风缓。
悄卷青帘,眉山隔镜几痕断。
无聊诗梦催醒,画笼纤羽绿,屏隙双啭。
守舵呼娘,补帆倩妹,学就杨花娇懒。泥灯歌婉。
又移得愁侬,怀乡心转。萍水相思,暮潮流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