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如孤云,随风堕湖边。
墙东木阴好,初识避世贤。
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
披君三径草,分我一味禅。
胡为黄鹄举,忽上湖南船。
竟随文若去,聊伴元礼仙。
洞庭烟发渚,潇湘雨鸣川。
三老好看客,天高柁楼前。
子鱼独留滞,坐送管邴迁。
作诗相棹讴,寄恨馀酸然。
我身如孤云,随风堕湖边。
墙东木阴好,初识避世贤。
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
披君三径草,分我一味禅。
胡为黄鹄举,忽上湖南船。
竟随文若去,聊伴元礼仙。
洞庭烟发渚,潇湘雨鸣川。
三老好看客,天高柁楼前。
子鱼独留滞,坐送管邴迁。
作诗相棹讴,寄恨馀酸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王应仲在犹豫不决后忽然决定跟随张恭甫乘舟南下湖南的情感变化。首句“我身如孤云,随风堕湖边”以孤云自比,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迷茫和随波逐流的状态。接着,“墙东木阴好,初识避世贤”写他对张恭甫的赞赏,认为对方是隐逸贤者。
“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推崇,暗示了张恭甫的名士风范。诗人愿意分享对方的生活,体验“披君三径草,分我一味禅”的宁静与超脱。然而,“胡为黄鹄举,忽上湖南船”又透露出一种突然的决定,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转变。
“竟随文若去,聊伴元礼仙”借典故表达追随的坚决,将自己比作古人,希望能与张恭甫一同享受隐逸的生活。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如“洞庭烟发渚,潇湘雨鸣川”,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之美。
“三老好看客,天高柁楼前”描绘了船行时的景象,而“子鱼独留滞,坐送管邴迁”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自身滞留的感慨。最后,“作诗相棹讴,寄恨馀酸然”以诗相赠,寄托了深深的遗憾和酸楚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选择的深思,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