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龙问安回,紫凤披图始。
屏展椒馀馨,帖悬胜裁绮。
青宫奉时韶,丹书凛敬止。
南望江乡遥,饥寒遍闾里。
西廑雪岭外,劳苦众军士。
万方纵小康,两端切深揣。
方伯新奏雪,边邮亦报喜。
受俘指日期,多稼三秋拟。
铜龙问安回,紫凤披图始。
屏展椒馀馨,帖悬胜裁绮。
青宫奉时韶,丹书凛敬止。
南望江乡遥,饥寒遍闾里。
西廑雪岭外,劳苦众军士。
万方纵小康,两端切深揣。
方伯新奏雪,边邮亦报喜。
受俘指日期,多稼三秋拟。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之际宫廷的庆祝活动与对国家内外事务的关注。开篇“铜龙问安回,紫凤披图始”,以铜龙和紫凤的形象象征着新年到来的吉祥与祝福,铜龙回转,紫凤展开画卷,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接着,“屏展椒馀馨,帖悬胜裁绮”描述了宫廷内陈设的华丽与香气,屏风展开,散发出椒香,悬挂的字帖裁剪精美,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青宫奉时韶,丹书凛敬止”则表现了宫廷中对时间的尊重与对历史的敬畏,青宫(可能指宫殿)遵循着时节的节奏,丹书(红色的文书或记载)上刻写着庄重而恭敬的文字。
“南望江乡遥,饥寒遍闾里”转向对民间疾苦的关注,诗人遥望南方的乡村,那里的人们正饱受饥饿与寒冷的折磨,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
“西廑雪岭外,劳苦众军士”则关注边疆的军士,他们在雪山之外的艰苦环境中为国家守卫边疆,承受着巨大的辛劳。
“万方纵小康,两端切深揣”体现了对国家整体状况的思考,虽然各地都在追求某种程度的安宁与富足,但诗人深入地思考着国家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
最后,“方伯新奏雪,边邮亦报喜。受俘指日期,多稼三秋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与军事胜利的期待,方伯(地方长官)报告了新的雪降,边防邮驿传来喜讯,预示着将会有俘虏被收服,同时秋季丰收的景象也被期待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清代宫廷的新年庆典与对国家内外事务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弘历对国家繁荣与人民福祉的深深忧虑与期盼。
结束事行役,京洛辞豪游。
朝发卢龙下,夕见黄河流。
飞泉洒濠梁,高澨望马丘。
淮阳岂云远,卧治亦已优。
宁厌承明庐,补郡非所求。
君恩旷浩荡,毋俾赤子忧。
禁闼虽可恋,疲瘵待尔瘳。
赐召行复来,肃穆瞻宸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