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纸衾》
《和纸衾》全文
宋 / 赵希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楮缣泻出谷纹花,全幅如抛织女梭。

春向腊前回孟季,寒催暑往任羲娥。

洛中曾记纸增价,枕上想无诗作魔。

任待冻云天欲雪,蒙头不信得知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ǐqīn
sòng / zhàoféng

chǔjiānxièchūwénhuāquánpāozhīsuō

chūnxiàngqiánhuímèngháncuīshǔwǎngrèné

luòzhōngcéngzhǐzēngjiàzhěnshàngxiǎngshīzuò

rèndàidòngyúntiānxuěméngtóuxìnzhīme

翻译
楮缣纸上流淌着如同谷纹花般的图案,整张纸就像织女的梭子在飞快穿梭。
春天提前从腊月回归到孟夏,寒冷驱使暑气离去,任由季节更替。
在洛阳时曾听说纸的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涨,躺在床上想象自己不再被诗歌创作困扰。
即使等待着天空降下冰冷的雪花,我蒙住头不愿相信,这样的天气还能写出诗吗?
注释
楮缣:古代的一种纸,用楮树皮和细麻纤维制成。
谷纹花:形容纸上的纹理像谷物的纹路,形象生动。
孟季: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羲娥:古人对太阳和月亮的代称,这里指季节的交替。
纸增价:纸张价格上涨。
诗作魔:创作诗歌成为困扰。
冻云:寒冷的乌云。
蒙头:用头巾或帽子遮住头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纸张的独特感受,以"楮缣"(指优质纸张)为载体,赞美其细致的纹理如同谷纹花,暗示其制作工艺的精良。诗人将纸比作织女的梭子,形象地表现出纸张的编织感和艺术性。

"春向腊前回孟季,寒催暑往任羲娥",通过季节变换,展示了时间的流转,而纸张始终陪伴,无论冬寒夏暑,都默默承载着诗人的思绪和创作。"洛中曾记纸增价",回忆起洛阳时期纸张价值的提升,反映出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枕上想无诗作魔",表达了诗人对于纸张的深深依赖,即使在梦中,纸张也仿佛成为灵感的源泉,让诗人的创作欲望无法抑制。最后一句"任待冻云天欲雪,蒙头不信得知么",以冬天的严寒为背景,诗人说即使在大雪封门的时刻,他也会埋头于纸张之中,沉浸于创作的乐趣,表达了他对纸张的热爱和专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纸张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作者介绍

赵希逢
朝代:宋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猜你喜欢

寄城南诸友

十年回首论交地,万地閒情入望初。

阙下每闻乡国事,灯前重简故人书。

红尘满路看羸马,芳草经春想旧庐。

出处祗今何处是,欲从南谷问华胥。

(0)

二月都亭即事

草色连阶映绿苔,东风独处不须栽。

时人要得春光好,还得名花几树开。

(0)

赠马时宜下第还乡

三叠阳关对酒歌,相看无奈别离何。

题桥共拟追司马,献玉谁知泣卞和。

野水烟波归路远,故园花竹乐情多。

京华更有青云约,回首东风听佩珂。

(0)

赠高桥巡简吴廷显

樽酒长亭别,西风雨乍晴。

蓼花明晚色,芦叶带秋声。

里巷门虚设,山村犬不惊。

悬知公事简,吟笑有馀情。

(0)

魏冢宰公惠柑子致谢

未到元宵已得柑,老坡心事亦何堪。

琼瑶乏报诗空写,指爪留香酒半酣。

楚泽此时同雅趣,洞庭何日快清谈。

胸中饱却风霜味,何事苞苴更少贪。

(0)

无题

春来玉腕瘦三分,懒曳潇湘六幅裙。

景物撩人禁不得,閒看乱絮擘晴云。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