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鼓舞总安田,亿兆欣逢大有年。
道路渔樵争击壤,江乡薪米不论钱。
含淳咏德声盈耳,易俗移风事格天。
守郡深渐无报称,但陪民社感陶甄。
农家鼓舞总安田,亿兆欣逢大有年。
道路渔樵争击壤,江乡薪米不论钱。
含淳咏德声盈耳,易俗移风事格天。
守郡深渐无报称,但陪民社感陶甄。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繁荣景象和百姓生活的幸福情景。诗人李商叟以“寿时相(其二)”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首句“农家鼓舞总安田”,描绘了农民在丰收之年的欢庆场景,他们不仅在田间劳作,更在节日里载歌载舞,庆祝一年的辛勤付出得到回报。接着,“亿兆欣逢大有年”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年的丰饶,亿兆人民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道路渔樵争击壤”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道路上、在山林间享受生活的场景,无论是渔夫还是樵夫,都在自然中找到了乐趣,击壤游戏成为他们共享的快乐时光。“江乡薪米不论钱”则描绘了一幅富足的江乡图景,粮食充裕,人们不再为食物发愁,甚至可以不计成本地享用。
“含淳咏德声盈耳,易俗移风事格天”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德的颂扬和对社会风气转变的赞美。淳朴的道德风尚充盈于耳,社会风气得以改善,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
最后,“守郡深渐无报称,但陪民社感陶甄”则表达了官员对于治理地方的深刻感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官员们感到自己虽有治理之责,却难以充分表达对民众的感激之情,只能陪伴在民社之间,感受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宋代社会繁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民生活的幸福与社会风气的积极变化,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进步的肯定和赞美。
王郎立志谁能儗,适远宁为中道止。
愚斋之名岂真愚,用心盖欲师颜子。
圣门之徒三千人,回独好学学何事。
箪瓢陋巷不自贫,看此力量如何尔。
愿君勿作岁月计,有为要之亦若是。
它年究竟所归宿,莫负名斋本来意。
出门生憎触风埃,故邀幽人山中来。
小休危亭带曲折,未尽高塔当崔嵬。
目营所到岂有极,脚力尚壮不拟回。
旧游久阔空信耳,高处一上何佳哉。
是山百年定谁主,一丘新壤手所开。
渊明自祭岂非达,杜牧作志夫何哀。
如君风流固旷绝,与我论交忘岁月。
异时访我入此山,扣牛共唱生生别。
迩日使岭表,历论无此贤。
谁欤记南海,久矣赋贪泉。
已上蓬山直,还居吏部铨。
省郎迟岂恨,宣室夜重前。
掌制宜鸿笔,谈经合细旃。
兹为重儒术,何止用诗仙。
四海推鸣凤,孤生怅跕鸢。
长安近抵日,蜀道远如天。
裋褐春风倚,归心夜雨悬。
十年期撰屦,斗食政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