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坐池上看水偶成五绝句·其二》
《坐池上看水偶成五绝句·其二》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漾漾通仙穴,潺潺入故城。

晚来丘壑思,并为一渠声。

(0)
翻译
水波荡漾通往仙人洞穴,溪流潺潺流入古老的城市。
傍晚时分,山丘沟壑间的思绪,都化作了一条溪流的声音。
注释
漾漾: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通:通往。
仙穴: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指山水胜景。
潺潺:流水声,形容溪流潺潺流动。
故城:古老的城镇。
晚来:傍晚时分。
丘壑:山丘和山谷。
思:思绪。
并:一起。
为:成为。
一渠:一条渠道,这里比喻成一条溪流。
声: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名为《坐池上看水偶成五绝句(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和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漾漾通仙穴”,这里的“漾漾”形容水流的声音,给人一种悠扬、连绵不绝的感觉。“通仙穴”则是指水流穿过一个又一个幽深的洞穴,似乎带着一丝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气息。

“潺潺入故城”,“潺潺”的声音更为细微,仿佛水流在岩石间轻轻地摩挲,随后进入了一个古老的城池。这里的“故城”可能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痕迹。

“晚来丘壑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周遭山丘和土堆产生的深深思念。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情感寄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并为一渠声”,最后,所有的声音——无论是水流、风吹,还是心中的思绪,都汇聚成了一条清澈的小溪之声。这里的“一渠”代表着一切杂音的归一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在宋庠的笔下,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机,也让读者仿佛能够聆听到那清泉流水的声音,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赠胡逊谷

少频遭患难,老讨乐间身。

半掩茅庭竹,高吟驴背春。

不文焉用隐,惟德始能贫。

薄俗徜徉里,谁知异众人。

(0)

渡江

黑云如幄罩江口,狂风怒卷潜蛟吼。

垂垂天阔孤鸟断,腾腾浪掀万马蹂。

岸东岸西好山色,一时惨淡渺何有。

人见青山江上蹲,不知江挟群山走。

江中之人狎于江,拽帆捩柁夸能手。

只怕盘涡一道斜,溜若沸汤势更陡。

归船急渡岂得已,平生忠信殊不苟。

建州小饼沦中泠,且呼山童展茶臼。

(0)

宿蟠龙山法海寺

山势蟠龙敞一门,天花历历蹑云根。

秋高露湿双松白,夜静镫寒一殿昏。

石景山前还系马,秘魔崖上更啼猿。

何当同鼓西山屐,粮尽今朝且莫论。

(0)

雨中登北固

北固临江峙,层峦接碧霄。

楼吞京口月,钟落海门潮。

带雨拾山果,披云采药苗。

石磐逢老衲,指点说金焦。

(0)

琉球竹枝词·其六

庙门斜映虹桥路,海鸟高巢古柏枝。

自是岛夷知向学,三间瓦屋祀宣尼。

(0)

华藏经堂阻雨

华藏经堂佛地尊,晴光步去倏冥昏。

雷声催雨千峰暗,云气沈山万树吞。

泉入急流添暗响,崖悬新绿湿苔痕。

须臾霁色饶清韵,风卷松涛出寺门。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