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石田茅屋,世家青琐金銮。
崇福略无王事,自惭也费县官。
生事石田茅屋,世家青琐金銮。
崇福略无王事,自惭也费县官。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吴则礼的《寄介然二首(其一)》。诗人通过对比生意盎然的田野和茅屋,以及世代相传的豪门富贵,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不适应和自谦之情。"崇福略无王事"一句,意味着个人追求福祉而非权势;"自惭也费县官"则是诗人对自己未能胜任县官职位表示歉意。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我反省。同时,这也体现出古代士大夫对于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以及他们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认识。
晓起梳头,尘满了、玉台明镜。
试推窗,东风却比,西风还劲。
乱树爱听黄鸟语,小园懒步红芳径。
最堪怜、半好半残花,春如病。寒共暖,相为政。
蜂与蝶,应争胜。只青青帝子,坐来端正。
芳草也能迎淑气,丛兰别自成幽性。
但小廊、一带曲阑干,闲堪凭。
怅人生如寄,禁几度,暮秋天。
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
江郎祗馀恨赋,对荒原拱木惨无言。
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冰轮常缺亦常圆。
千古总依然。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
临风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当年。
空外宾鸿作字,分明写出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