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白于雪,溪沙皓如月。
扁舟浦口来,落日桥南发。
江水白于雪,溪沙皓如月。
扁舟浦口来,落日桥南发。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与溪沙的纯净之美,以及舟行与日落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投射。
首句“江水白于雪”,以“白”字形容江水的颜色,将江水比作雪,突出了江水的清澈与洁白,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仿佛能感受到江水的纯净与宁静。
次句“溪沙皓如月”,将溪沙比作皓月,形象地表现了溪沙在阳光或月光下闪耀的明亮与纯净,与前句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接着,“扁舟浦口来,落日桥南发”,描述了一艘小船从岸边出发,向着远方驶去的情景。随着太阳缓缓西沉,天边染上了金黄,小船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与诗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程的开始,充满了对未知探索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此生终使此身闲,不是春时且要还。
寄语桃花与流水,莫辞相送到人间。
溪口回舟日已昏,却听鸡犬隔前村。
殷勤重与秦人别,莫使桃花闭洞门。
却恐重来路不通,殷勤回首谢春风。
白鸡黄犬不将去,且寄桃花深洞中。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
三宿武陵溪上月,始知人世有秦时。
渡水傍山寻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
仙人来往无行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曾是皇家几世侯,入云高第照神州。
柳遮门户横金锁,花拥弦歌咽画楼。
锦袖妒姬争巧笑,玉衔骄马索闲游。
麻衣酷献平生业,醉倚春风不点头。
柳底花阴压露尘,醉烟轻罩一团春。
鸳鸯占水能嗔客,鹦鹉嫌笼解骂人。
騕褭似龙随日换,轻盈如燕逐年新。
不知买尽长安笑,活得苍生几户贫?
偶向江头别钓矶,等闲经岁与心违。
虚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忧是非。
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春风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时也解归。
不识人间巧路岐,只将端拙泥神祇。
与他名利本无分,却共水云曾有期。
大抵物情应莫料,近来天意也须疑。
自怜心计今如此,凭仗春醪为解颐。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
四海风云难际会,一生肝胆易开张。
退飞莺谷春零落,倒卓龙门路渺茫。
今日惭知也惭命,笑余歌罢忽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