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檄禺疆狩华山,未应停辔白云间。
岂防狡脱筹三窟,转类清斋禁八关。
暗雨成烟笼草气,好风何日破花颜?
愿渠早报焉支捷,勋厕麒麟褒鄂班。
帝檄禺疆狩华山,未应停辔白云间。
岂防狡脱筹三窟,转类清斋禁八关。
暗雨成烟笼草气,好风何日破花颜?
愿渠早报焉支捷,勋厕麒麟褒鄂班。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春感八章再叠少陵秋兴韵》系列作品中的第五章。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期盼。
首句“帝檄禺疆狩华山”,描绘了帝王派遣使者前往华山狩猎的情景,隐喻着国家的军事行动或对某种事物的追求。然而,“未应停辔白云间”一句,却暗示了行动可能遭遇的阻碍或困难,白云间象征着未知和不可预测性。
接着,“岂防狡脱筹三窟”一句,运用了成语“狡兔三窟”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敌人或困难的狡猾和难以捉摸,强调了应对策略的复杂性和必要性。
“转类清斋禁八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复杂性,将面对的挑战比作严格的清修生活,暗示了需要在道德、纪律等方面保持高度的自我约束和严格要求。
“暗雨成烟笼草气,好风何日破花颜?”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既朦胧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暗雨和烟雾象征着暂时的困难和挑战,而“好风”则预示着未来的希望和改变。诗人期待着“破花颜”的那一天,即困难被克服,美好得以显现。
最后,“愿渠早报焉支捷,勋厕麒麟褒鄂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军队早日取得胜利的热切期盼,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焉支山是古代边防要塞,这里借指战场;“勋厕麒麟褒鄂班”则是对功臣的赞誉,希望他们能像麒麟和鄂班一样,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雄主义的崇高颂扬,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