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霜威不见饶,吟边月色苦相撩。
重帘垂地寒犹入,画烛无风影自摇。
谁遣尘埃空老去,何曾鸥鹭不吾招。
坐来已是愁无奈,草露虫声政寂寥。
病后霜威不见饶,吟边月色苦相撩。
重帘垂地寒犹入,画烛无风影自摇。
谁遣尘埃空老去,何曾鸥鹭不吾招。
坐来已是愁无奈,草露虫声政寂寥。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迓使客夜归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种病后闲居、心境凄凉的意象。
"病后霜威不见饶,吟边月色苦相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病后的感受,外界的严酷(霜威)仿佛并不宽容,而内心却被明月所牵绊,产生了深深的忧伤。
"重帘垂地寒犹入,画烛无风影自摇。"
这两句则描写了室内的环境,厚重的窗帘垂挂至地,却仍然挡不住寒意的侵袭。而屋内的蜡烛虽然无风,却也随着微弱的光线摇曳,增添了一份寂静与不安。
"谁遣尘埃空老去,何曾鸥鹭不吾招。"
诗人在这里感慨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易逝的无奈之情,也强调自己对于自然界的亲近感,似乎只有自然界的生物(如鸥鹭)才是他的知己。
"坐来已是愁无奈,草露虫声政寂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坐在屋中,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外面则是草间的露水和微弱的虫鸣声,让夜晚显得更加寂静而又凄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病后的感受、室内环境与自然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所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他对于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