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参曹溪道场宿憨师影堂作》
《参曹溪道场宿憨师影堂作》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古风

大教齐事理,凡心交信疑。

四大示所聚,天人显卢师。

顽仙既远遁,毒龙亦恒依。

作用有显秘,知量无参差。

后起仰高踪,途辙何合离。

法兴金固城,旨沛汤浚池。

嗟予蹑形影,淑问启新知。

兹来仰堂构,摄心睹威仪。

馀磬入松风,高钟旋翠微。

廊棂窈窕转,塔槛玲珑施。

香烟界溪流,灯月藏山辉。

晦息意乍定,梵声发尝期。

共叹中兴功,俯礼无异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曹溪道场的参访与感悟,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对禅宗大师憨师的追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佛教思想的深邃与博大。

首句“大教齐事理”,开篇即点明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认为佛法能够调和世间万事万物,体现了佛法的普世价值。接着“凡心交信疑”则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与疑惑并存的心态,反映出修行过程中的复杂心理状态。

“四大示所聚,天人显卢师”通过描述四大元素(地、水、火、风)的聚合,以及天人显现卢师的形象,暗示了佛法的神秘与超然。卢师作为禅宗大师,其形象在此处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象征着佛法的指引与启示。

“顽仙既远遁,毒龙亦恒依”这一句通过对比顽仙的遁世与毒龙的依附,隐喻了佛法对于世俗诱惑的超越与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接下来“作用有显秘,知量无参差”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实践与智慧,强调了佛法在显而易见与隐秘深奥之间的平衡,以及修行者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应无偏颇。

“后起仰高踪,途辙何合离”表达了后来者对先贤足迹的仰慕与追随,以及在修行道路上的困惑与抉择。接下来的“法兴金固城,旨沛汤浚池”以城市与河流为喻,生动地描绘了佛法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其滋养心灵的力量。

“嗟予蹑形影,淑问启新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探索与领悟,以及由此获得的新知与启发。最后,“兹来仰堂构,摄心睹威仪”则描绘了诗人亲临道场,通过庄严的仪式与环境,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法的理解与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曹溪道场的描写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虔诚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心路历程与精神追求。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宗教意象与个人情感,形成了一幅富有哲思与美感的画面。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别建昌诸父老

黄花满地竞秋晖,老稚相呼送主归。

鸡犬可无惊夜月,牛车曾已遍岩扉。

田家旨否心尤切,辕下攀援忍遽违。

圣代循良今孔迩,好将忠敬效缁衣。

(0)

山店早发赴虔作

蒙雾隮峻坂,荆榛翳前途。

仆夫疲登顿,将进还趑趄。

望见东峰上,杲杲出阳乌。

浓露濡野草,丹枫变霜涂。

圃场无滞穗,茅屋休犁锄。

村中才卧起,炊烟曳穷庐。

牧人驱犊出,商歌听有馀。

勋名竟何立,祇用窘微躯。

颠毛愁种种,览镜泣形枯。

回首望平田,耦耕愧长沮。

(0)

南还答汪公干兼别京中同好·其一

余驾远行迈,将归南海南。

感叹二三子,缱绻不能堪。

五载客京华,出入必见参。

何期一朝别,分飞各异骖。

无以长相思,少原有遗簪。

(0)

小除夕访黄隐君言甫留饮

腊尽梅如雪,寻君一杖藜。

凭阑沧海近,绕径暮云低。

白版称江左,青莲愧陇西。

新春仍结社,花月好招携。

(0)

访方台卿黄玄通李廷叔三友留酌

藏修耽阒寂,淹贯有群才。

欲结莲花社,追欢竹叶杯。

因知如管鲍,相见即陈雷。

况此高阳会,焉能不醉回。

(0)

甘茂修见过

故人怜久别,握手慰生平。

短剑三江钓,扁舟万古情。

窗前飘木叶,沙际落鸿声。

且醉垆头酒,何如阮步兵。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