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腋拊岧峣,可扪丛玉霄。
一层高步武,千仞拔尘嚣。
明月秦箫断,雕盘古篆消。
天浆几时熟,款曲试芳瓢。
凉腋拊岧峣,可扪丛玉霄。
一层高步武,千仞拔尘嚣。
明月秦箫断,雕盘古篆消。
天浆几时熟,款曲试芳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高耸山峰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凉腋拊岧峣,可扪丛玉霄”以“凉腋”形容登山后身体的清爽感,而“拊岧峣”则生动地表现了攀登山峰的艰难与挑战。接着,“可扪丛玉霄”一句,将所攀登的山峰比作触手可及的云霄之上的丛玉,既突出了山峰的高峻,也赋予了其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一层高步武,千仞拔尘嚣”进一步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步步高升,以及到达高处后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与自由。这里“千仞”不仅强调了山的高度,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明月秦箫断,雕盘古篆消”两句,通过“明月”、“秦箫”、“雕盘”、“古篆”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明月的清辉与秦箫的悠扬之声仿佛在空中飘散,而古老的雕刻与篆文也似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失,这一切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
最后,“天浆几时熟,款曲试芳瓢”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期待,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这里的“天浆”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或难以触及的事物,而“试芳瓢”则是尝试、探索的意思,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攀登高山的过程及其内心深处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心为工师笔斤斧,巧取莲花以为材。
愿力基构次第崇,一刹那间能事毕。
菩萨众星佛孤月,歘然出现此土中。
种种说法利群生,一一慈悲大方便。
如父诱子出火宅,如主导商移宝城。
如雨灌溉药品殊,花实根茎同一长。
获普门通靡不应,道与非道对病药。
过现未来佛所说,不增不减悉如是。
宝积如来为證明,嶪岌巍峨分半座。
此塔彼塔两现前,非一非二叵思议。
谁将手擎至感慈,八万四千真塔样。
无碍光从无纵出,遍非非想无间处。
疑情照脱罪垢空,同證一乘无上觉。
有如不信视龙女,八岁何知顿成佛。
时不待人勿后悔,速向塔前勤忏礼。
落笔文章真宋玉,八面纵横欺炙毂。
潜藏头角卧南阳,刖足岂是王骀辱。
每嗟愚贾谩操金,他日辛勤只书簏。
丈夫事业会惊人,谁知范叔成张禄。
相逢怜我再齑盐,不羡高门厌粱肉。
追惟吴国旧时踪,山澹晴烟水输渌。
几年嵇阮作参商,漠漠茂林空自竹。
欢然一笑换凄凉,端遇牛公容杜牧。
尔来日月更中天,未应寂寞餐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