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省声猷蔼搢绅,看看步武到通津。
合留北阙扶宸极,却向西溪整钓纶。
愧我暮年方谢事,羡君壮岁便抽身。
时贤莫把衰翁比,林下如君只一人。
郎省声猷蔼搢绅,看看步武到通津。
合留北阙扶宸极,却向西溪整钓纶。
愧我暮年方谢事,羡君壮岁便抽身。
时贤莫把衰翁比,林下如君只一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颇显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雅的情操。开篇“郎省声猷蔼搢绅,看看步武到通津”两句,描绘出一位官员行走在官道上的庄严气势,其中“省声”意味着他的举止威仪,令人敬仰,“步武到通津”则表现了他所处的高位和权力范围。
接下来的“合留北阙扶宸极,却向西溪整钓纶”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出诗中人物从官场到隐居生活的转变。“合留北阙”是说他曾在朝廷之巅稳固地站立,“扶宸极”则指他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而“却向西溪整钓纶”则描绘出他辞官归隐,开始一种宁静的生活。
中间两句“愧我暮年方谢事,羡君壮岁便抽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才开始淡泊名利的自责,以及对那位能在盛年抽身离世的官员的羡慕之情。
末尾两句“时贤莫把衰翁比,林下如君只一人”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仰望和赞美。他认为当代贤者都无法与那位隐居的人相提并论,而在自然的林下,只有他一人是如此超凡脱俗。
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通过对人物转变的描绘,反映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鼓镛作宫庭,缶盎不能声。
仟圆起濒死,乃欲进豨苓。
淫书有痼疾,展卷自弱龄。
俗学或攘之,正忧荆棘生。
孔颜共一世,余事不芥蔕。
跪求直指处,遂了不朽计。
遥看北固海门秋,千骑东方占上头,去国尚多忧国泪,送君那免别君愁。
风迟宴阁清香凝,月满兜零晚穟收。
北府名樽天下说,亦知能到故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