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烟雨下潭州,正此间檀板金尊,乐府翻成望湘曲;
瑶琴清冷怀帝子,更隔岸梅花玉笛,天风吹送过江来。
画船烟雨下潭州,正此间檀板金尊,乐府翻成望湘曲;
瑶琴清冷怀帝子,更隔岸梅花玉笛,天风吹送过江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汉口与长沙两地会馆戏台的景象。首句“画船烟雨下潭州”以轻盈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烟雨蒙蒙中,画船缓缓驶向潭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正此间檀板金尊,乐府翻成望湘曲”,诗人巧妙地将现实场景与古代音乐相融合,仿佛在这一瞬间,古老的《望湘曲》在檀板金樽间悠扬响起,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韵味。
后两句“瑶琴清冷怀帝子,更隔岸梅花玉笛,天风吹送过江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空交错的意境。瑶琴的清冷之声,似乎在怀念着远方的帝子,而隔岸传来的梅花玉笛声,则在天风的吹拂下跨越江面,传递着悠远的情感。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赋予了诗歌深远的内涵,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美感和心灵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魅力。
八桂归来后,又十年、泉红涧碧,蟠桃春晓。
老子精神真满腹,合借福星当道。
怎长寄、东皋舒啸。
是则颠崖人渴想,柰一川风月多情好。
攀琪树,拾瑶草。耆英洛社尊胡杲。
问何当、棕鞋桐帽,率先九老。
岁月天长留石磴,此约他时须早。
定分我、香山歌笑。
未论桑田沧海事,比诸公、他日犹年少。
政恐有,锋车到。
西窗梦断檐光晓。雪交坠、□□山僮惊报。
岩岫化银宫,似白云仙岛。
万树梨花都开遍,怪一夜、春风来早。凝眺。
想千家晏起,村巷幽悄。
谁解唤扫庭除,命雕鞍迎客,玉壶注酒。
金帐拥红妆,惜盛欢难久。
何似袁安门昼掩,抱清冷、年年如旧。须候。
候暖日烘梅,竹松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