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殊非少,阴晴自不齐。
径蟠趋后崦,水会赴前溪。
自说非人意,曾经入马蹄。
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
咫尺殊非少,阴晴自不齐。
径蟠趋后崦,水会赴前溪。
自说非人意,曾经入马蹄。
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风光的诗句,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咫尺殊非少"中的“咫尺”指的是短小的距离或长度,这里用来形容山峰的连绵不断,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阴晴自不齐"则描写了自然界中天气变化无常的景象。接下来的"径蟠趋后崦,水会赴前溪"更是生动地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和溪流汇聚的情状。
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渐入佳境,他通过“自说非人意”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心态,而"曾经入马蹄"则让人联想到过往的旅途经验,似乎在述说一种历练。最后的"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中,“剑山西”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也许象征着理想或向往的地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且还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之所向的情怀。
孟尝久不作,吾徒食无鱼。
长斋坐清昼,赖此田中蔬。
仆夫勤灌溉,引水通沟渠。
青青日已长,尽是辛苦馀。
封豕从何来,荐食良可吁。
一残枝蔓伤,再则根祗除。
遂令苍翠场,转盼成空虚。
嗟我在羁旅,草野聊暂居。
惜无樊篱固,怅望徒踟躇。
踟躇将奈何,屏弃犁与锄。
学圃圣所鄙,且读窗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