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东篱正色黄,却将标格染玄霜。
明朝相见休惊讶,文彩犹存月露光。
不带东篱正色黄,却将标格染玄霜。
明朝相见休惊讶,文彩犹存月露光。
这首诗以“墨菊二首(其一)”为题,出自明代诗人徐庸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独特的墨菊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墨菊不同于传统菊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不带东篱正色黄”,巧妙地运用了“东篱”这一典故,通常与陶渊明的《饮酒》相关联,象征着自然、清雅的生活环境。然而,此句中的“正色黄”却与常规的黄色菊花形成对比,暗示了墨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黄色,而是以另一种颜色或形态呈现,引人遐想。
次句“却将标格染玄霜”,进一步揭示了墨菊的独特之处。这里的“标格”指的是墨菊的风骨和品格,“玄霜”则可能象征着深沉、高洁的品质。整句意在表达墨菊不仅在颜色上与众不同,更在气质上展现出一种超越寻常的高雅与脱俗。
后两句“明朝相见休惊讶,文彩犹存月露光”,则是对墨菊未来状态的展望。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在第二天相见时,也不必感到惊讶,因为墨菊的文彩——即其内在的美质——依然会在月光下显现出来,如同珍珠般璀璨夺目。这里不仅赞美了墨菊的美丽,也寓意着即使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并欣赏到独特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在之美,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品格与精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