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电奔云队已空,多才谁得似山公。
谩言董氏探三策,那复平舆閟二龙。
百里好花遮县密,五云天路助文雄。
恰逢览揆称觞日,共醉流霞紫气中。
紫电奔云队已空,多才谁得似山公。
谩言董氏探三策,那复平舆閟二龙。
百里好花遮县密,五云天路助文雄。
恰逢览揆称觞日,共醉流霞紫气中。
此诗描绘了对彭退庵吏部在粤东主考时的喜悦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彭退庵才能的赞美与敬仰。
首联“紫电奔云队已空,多才谁得似山公”以“紫电”比喻彭退庵的才华,将他比作历史上的名士山公,表达了对其卓越才能的推崇。同时,“云队已空”暗示了彭退庵的离去或某种形式的隐退,而“多才谁得似山公”则强调了彭退庵在才学上的非凡之处。
颔联“谩言董氏探三策,那复平舆閟二龙”运用了董仲舒的典故,暗示彭退庵不仅在学术上有深造,更在选拔人才方面独具慧眼,如同能识破隐藏的龙凤之才。这里的“三策”和“二龙”分别指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策略和传说中的神兽,以此来赞誉彭退庵的识人之明。
颈联“百里好花遮县密,五云天路助文雄”描绘了彭退庵主考期间,粤东地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百花齐放,文风昌盛。这里以“百里好花”象征文采飞扬,以“五云天路”比喻通往成功的道路,进一步赞扬了彭退庵对地方文化教育的贡献。
尾联“恰逢览揆称觞日,共醉流霞紫气中”点明了庆祝彭退庵主考结束的场景,众人一同举杯欢庆,沉浸在如霞光般的喜悦之中。这里的“流霞”和“紫气”都象征着美好的氛围和幸福的时刻,表达了对彭退庵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彭退庵才能、贡献及庆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祝福,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文教事业的重视与期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