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文如雪溪竹,清圆瘦劲无不足。
笔牵万牛又神速,顾视余子诚碌碌。
仪曹官好有拘束,神驹受控翻局促。
以兹气郁不得舒,三月卧床手扪腹。
我知君病乃非病,两度谒君呼起沐。
君言吾疾殊可怪,合眼常见吴山绿。
即日上书谢至尊,臣身颇类罝中鹿。
得报欣然心自贺,明珠出泥还故椟。
丈夫落落期千载,不必纷纷空食粟。
杨君文如雪溪竹,清圆瘦劲无不足。
笔牵万牛又神速,顾视余子诚碌碌。
仪曹官好有拘束,神驹受控翻局促。
以兹气郁不得舒,三月卧床手扪腹。
我知君病乃非病,两度谒君呼起沐。
君言吾疾殊可怪,合眼常见吴山绿。
即日上书谢至尊,臣身颇类罝中鹿。
得报欣然心自贺,明珠出泥还故椟。
丈夫落落期千载,不必纷纷空食粟。
这首明代王弼的《送杨仪曹养病归东吴》诗,以比喻手法描绘了友人杨君的才情与个性。首句将杨君比作“雪溪竹”,形象地刻画出他清雅、挺拔且才思敏捷的特点。接着赞美他的文笔如神,能牵动万牛,显示出其非凡的才力和速度,对比之下,其他文人则显得平凡。
诗中提到杨君在官场中受到拘束,如同神驹被管制,无法充分展现其才情,因此郁郁不得志,甚至卧病在床。然而诗人认为杨君的病并非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压抑,他闭目时仍能感受到家乡吴山的绿色,暗示内心的向往。
最后,杨君决定上书辞职,自比为笼中的鹿,渴望自由。得到允许后,他欣喜若狂,感觉自己像明珠重见天日,回归原本的位置。诗人鼓励杨君要有长远眼光,不必过于在意眼前的小利,期待他能在未来千年留下英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杨君才情的赞赏以及对其困境的理解和支持,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人才的尊重。
茂树有高枝,清弦无细响。
素交见生平,曾不为标榜。
自我与夫子,幽巷通来往。
散发坐茅亭,信宿得心赏。
清梵激松风,禅寺邻书幌。
主客共藜羹,闵子过周党。
尺素隔层城,烟月劳梦想。
嗟我倦游人,十年在草莽。
书剑局高天,壮躯空慨慷。
何处豁尘心,溪流晒渔网。
初疑天际峰,鸟飞不可度。
石磴几盘旋,忽到绝顶处。
渐觉远村低,微茫隐烟树。
长江拍云来,欲挟众山去。
上方犹夕阳,干林黯将暮。
立久薄寒生,客衣湿云雾。
我生幸何如,得投灵境住。
心静闻天香,超然发深悟。
雁过白云冷,木落遥山碧。
游筇懒不携,良友近可即。
平地当登高,少长集吟室。
有酒期共饮,欢焉布瑶席。
座无拘忌流,醉醒取各适。
襟情未必同,臭味自不隔。
古人师与友,所重均受益。
后世务面交,毁誉乱曲直。
攻玉藉他山,引针赖磁石。
各勉百年身,磨砻互尽力。
是时日欲暮,寒光动西壁。
照见座中人,各有好颜色。
聚首苦不常,欢饮忘主客。
相期敦久要,觞咏继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