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语琳琅,曾比汝、殿前之柳。
今老矣、漫云才子,居然聱叟。
三弄笛吹桓子野,双丸髻挽王昙首。
尽数来、作达昔人多,如君否。脚有鬼,还叉手。
舌尚在,终开口。肯车中闭置,学他新妇。
曲道士为盘内舞,铜将军侑花前酒。
对董龙、半醉语喃喃,何鸡狗。
天语琳琅,曾比汝、殿前之柳。
今老矣、漫云才子,居然聱叟。
三弄笛吹桓子野,双丸髻挽王昙首。
尽数来、作达昔人多,如君否。脚有鬼,还叉手。
舌尚在,终开口。肯车中闭置,学他新妇。
曲道士为盘内舞,铜将军侑花前酒。
对董龙、半醉语喃喃,何鸡狗。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年老才子的形象,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情感与性格特点。
词的开篇“天语琳琅,曾比汝、殿前之柳”,以“琳琅”形容才子的才华,将他比作殿前的柳树,暗示其曾经的辉煌与高洁。接着,“今老矣、漫云才子,居然聱叟”两句,转折中透露出岁月的无情与才子的沧桑,从“才子”到“聱叟”的转变,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无奈。
“三弄笛吹桓子野,双丸髻挽王昙首”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刻画了才子的风雅与不羁。桓子野和王昙首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和美男子,这里借以赞美才子的多才多艺和外貌之美。然而,“尽数来、作达昔人多,如君否”一句,又流露出对当今世风的不满,暗含着对过去时代风华的怀念。
下半阕开始,词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展现才子虽年老但依然保持活力的一面。“脚有鬼,还叉手。舌尚在,终开口。”这些动作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深意,既表现了才子的顽皮与幽默,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接下来,“肯车中闭置,学他新妇”一句,通过反问,表达了才子不愿被束缚、不愿像新妇一样被禁锢的生活态度。
“曲道士为盘内舞,铜将军侑花前酒”两句,继续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才子的随性与豪放。道士的舞蹈和将军的助兴,都为宴席增添了趣味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才子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
最后,“对董龙、半醉语喃喃,何鸡狗”两句,以董龙的半醉状态和鸡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才子在酒后的真性情流露,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与讽刺。整首词在对比、转折和细节描写中,塑造了一个既有才华又有个性的老才子形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
去年今日关山路,疏雨断魂天气。
据鞍惊见,梅花的皪,篱边水际。
一枝折得,雪妍冰丽,风梳雨洗。
正水村山馆,倚阑愁寄,有多少、春情意。
好是孤芳莫比。自不分、歌梁舞地。
砌香砌影,高禅文友,清谈相对。
琴韵初调,茗瓯催瀹,炉薰欲试。
向此时,一段风流,付与晋人标致。
赏残陶径菊。正袅袅愁予,风凄露肃。何人抱幽独。
更檐马锵金,廊鱼响木。此情谁属。
向底处、骋怀游目。
小窗前,频览菱花,一笑鬓丝犹绿。萧索。
故国云迷,佳人日暮,轻颦倚竹。短钗敲玉。
算几夜,恁孤宿。
问旅情如许,怎生排遣,应费酒尊诗轴。
最无端、谁隔西楼,正调弦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