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葫芦境最幽,竹篱茅舍似荑莤。
身多暇日琴随鹤,意得当年剑换牛。
泉石愿依山作主,簪缨不羡世封侯。
头因无事齐齐白,直是罗浮隐者流。
卜筑葫芦境最幽,竹篱茅舍似荑莤。
身多暇日琴随鹤,意得当年剑换牛。
泉石愿依山作主,簪缨不羡世封侯。
头因无事齐齐白,直是罗浮隐者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葫芦境中筑屋而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首句“卜筑葫芦境最幽”,点明了隐居之地的清静与独特,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接着,“竹篱茅舍似荑莤”一句,以竹篱茅舍的简朴生活场景,形象地展现了隐士的朴素生活态度。
“身多暇日琴随鹤,意得当年剑换牛”两句,通过描述隐士在闲暇时光里弹琴自娱,以及将昔日的剑换成了耕牛,生动地展现了他追求心灵自由和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道家思想的认同,也表达了他对物质欲望的淡薄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泉石愿依山作主,簪缨不羡世封侯”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宁愿与山水为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羡慕世俗中的权贵地位,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头因无事齐齐白,直是罗浮隐者流”以白发的自然生长,象征着诗人年华老去,但内心依然保持着隐士的本色,如同罗浮山的隐士一般,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明月伴我酒家眠,五更顺风催放船。
月波荡湖湖欲溢,扶桑夺染半天赤。
湖山破晓郁青苍,坐觉山与船低昂。
少年负气隘湖海,老虽敛缩馀习在。
叩舷一笑宇宙宽,瓮天那可差别观。
蒲帆瞬息几百里,峨峨阊门尺有咫。
五湖千古自清风,诘朝持叩伏柱史。
水平湖兮溶溶,雁鸣秋兮雍雍。
气相求兮声相应,渺万里兮葭葺丛。
晴云淡兮天宇清,行不乱兮字纵横。
伊美人兮心和平,韵埙篪兮锦绣文。
湖光澹兮酒温卮,鉴湖影兮烛须眉。
纵百坡兮何聚散,如此水兮涅不缁。
彼弋人兮奚慕,何南北兮定处。
袅袅兮秋风,潇潇兮夜雨。
飞鸣兮向阳,何心兮稻粱。
望层空兮接羽,友鸿鹄兮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