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霁登山》
《晚霁登山》全文
明 / 张邦奇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斜日鄮城西,篮舆渡碧溪。

远峰收宿雨,深树出晴霓。

历险还长屐,跻危但瘦藜。

泉清沙露篆,天静月悬圭。

萧寺寒无赖,荒碑旧有稽。

岩涛终日吼,山鸟为谁啼。

列阙遥堪睇,诸台近可梯。

胜游专邃古,美境最东鞮。

独鹄来何暮,群仙望不迷。

且穷今日兴,千载看留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首联“斜日鄮城西,篮舆渡碧溪”,以夕阳西下和乘竹轿过碧绿溪流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颔联“远峰收宿雨,深树出晴霓”则通过描绘远处山峰在雨水后的清新与深林中彩虹的出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颈联“历险还长屐,跻危但瘦藜”描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坚持,长屐和瘦藜分别象征着登山者的装备与决心。尾联“泉清沙露篆,天静月悬圭”则以清澈的泉水和静谧的夜空中的月亮,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登山的独特体验。

接下来的几联“萧寺寒无赖,荒碑旧有稽”、“岩涛终日吼,山鸟为谁啼”、“列阙遥堪睇,诸台近可梯”、“胜游专邃古,美境最东鞮”、“独鹄来何暮,群仙望不迷”则通过寺庙、荒碑、岩石、山鸟、古迹等元素,展现了登山过程中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融入了对孤独与神秘的探索。

最后,“且穷今日兴,千载看留题”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景的珍惜与对未来历史痕迹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张邦奇
朝代:明

(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猜你喜欢

上运管张平国·其七

武城三载促公归,自合班行列禁闱。

计幕暂参知有在,野夫曾此便横飞。

(0)

刘寺即事·其一

不到兹山二十年,岂知重见旧山川。

烟深虽不见湖水,且看长空万里天。

(0)

游灵岩天竺

秋气饱林壑,清旷悦所性。

山禽不避人,野猿亦从命。

临流悟世情,过刹知民病。

论交慎勿忘,森森古松劲。

(0)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十八

人生戒悠悠,早已闇大方。

卓尔志有立,不坠炎与凉。

孙弟浃闾里,孝爱充室堂。

应对动以恪,操存静而庄。

见善如乘珠,视恶如釜汤。

毫釐贵明辨,造次宜谨详。

勿谓居壮年,光阴隙驹忙。

穷理养夜气,任运为沈翔。

(0)

和何明府爱莲诗

濂溪题品非轻许,祗爱亭亭臭味同。

日晚色归霞照里,夜凉香在月明中。

独惭冬叶留寒翠,却笑春花学醉红。

天付清姿尝净植,曾闻结社有陶公。

(0)

用韵自述

掩关谁复抱琴来,静坐工夫欲换胎。

事到平心方是道,行希前哲奈非才。

镜中华发侵寻矣,松下衰翁矍铄哉。

畎亩未能忘一饭,经纶犹愿济云雷。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