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底斜阳红一线。怕近黄昏,不放银钓卷。
烛影西堂看又短。金尊只讶宵来浅。
赋罢离情魂欲断。砧杵谁家,唤起征人怨。
冷到秋心秋不管。芙蓉却在江南岸。
帘底斜阳红一线。怕近黄昏,不放银钓卷。
烛影西堂看又短。金尊只讶宵来浅。
赋罢离情魂欲断。砧杵谁家,唤起征人怨。
冷到秋心秋不管。芙蓉却在江南岸。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渲染,展现了送别之情与离愁别绪的深刻主题。
首句“帘底斜阳红一线”,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帘洒在地面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怕近黄昏,不放银钓卷”一句,通过主人公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相聚短暂的感慨。
“烛影西堂看又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烛光摇曳,时间似乎更加紧迫,暗示着离别的临近。“金尊只讶宵来浅”则以酒杯的浅薄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沉重与不舍,酒虽浅,但情感深沉。
“赋罢离情魂欲断”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痛苦与哀伤,仿佛连灵魂都快要被离情所撕裂。“砧杵谁家,唤起征人怨”则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引发了对远方征战者的思念与同情,将个人情感与更广泛的社会情感联系起来。
最后,“冷到秋心秋不管。芙蓉却在江南岸”两句,以自然景色的对比,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秋风中,冷意袭人,而远方的亲人却如同江南岸边的荷花,遥不可及,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渲染,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珍木何年种,繁英满旧枝。
开从残雪里,盛过牡丹时。
对日心全展,凌风干不攲。
药阶如赋咏,欠此尚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