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孙氏丛桂堂》
《孙氏丛桂堂》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莫说当年窦十郎,君家丛桂互流芳。

灵台更有天然妙,不待秋风也自香。

(0)
鉴赏

这首诗《孙氏丛桂堂》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通过对孙氏丛桂堂内丛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句“莫说当年窦十郎”,以窦十郎为典故,暗示了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事件,引出对当前景象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的尊重与怀念。这里的“窦十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与桂花相关的某位名人或故事,但具体人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借此引出了对眼前景色的感慨。

第二句“君家丛桂互流芳”,直接点明了主题——孙氏家中的丛桂相互散发香气,不仅美丽,而且充满生机。这里“君家”是对孙氏家族的尊称,体现了对主人的敬意。“互流芳”则生动地描绘了桂花的香气相互交融,弥漫在空气中,营造了一种温馨而高雅的氛围。

第三句“灵台更有天然妙”,进一步深化了对丛桂的赞美。这里的“灵台”可以理解为心灵的高台,意味着诗人认为丛桂不仅在外表上美丽,更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美妙,即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真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不待秋风也自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强调了桂花的香气不受季节限制,即使在没有秋风的时节,也能自然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不仅是对桂花特性的赞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颂扬,暗示了生命之美和自然之美的永恒存在,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是内在本质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五集唐诗唐词

风里落花谁是主,江潭春草萋萋。

严妆初罢啭黄鹂。似应知妾恨,更与尽情啼。

终是疏狂留不住,与郎终日东西。

门前杨柳绿阴齐。征帆何处客,惆怅暮云迷。

(0)

旅宿对月有怀

金波玉叶海天陲,春思羁愁两自知。

蛮嶂更无坚卧地,邮亭况是忆君时。

千声动壑差蕃疾,万影当门雾豹窥。

何似草堂鸡犬静,坐移花影步吟诗。

(0)

感遇·其一

青山千馀仞,仰见白云飞。

出岫何太急,为霖当及时。

伤哉造化孩,待哺杳无期。

斯人今不出,匍匐将何之!

(0)

玲珑玉.金梁梦月词有此解,咏卖冰者,卒章云:晚香冷伴清吟,深巷卖花。自注:儿童卖晚香玉,声亦可听,而金梁未赋,因和韵补之

炎梦初回,暮天迥,别是风华。

凉痕乍剪,担头簇簇交叉。

破晓儿童?鬻,甚声堪入听,地僻无哗。轻车。

风行时,惜涴落沙。

倚病拈来几赋,恨遗盐负海,待谱拈茶。

闹市无闻,况深居,傍佛为家。

清吟金梁人去,伴消夏,冰敲盏戛,觚剩输他。

疏单语,数前闻,重粲笔花。

(0)

减字木兰花

将梅字柳。旅夜河东初访后。并柳呼梅。

玉茗词成杜女怀。蓬莱曾住。照水枝开春好处。

怊怅诗新。梦里风华更惹人。

(0)

河满子·其一荷花

绮结三生霞佩,采翻十里湖光。

水乡深处泥不染,风前一片清香。

窈窕魂萦洛浦,依稀梦断潇湘。

犹记当年玉立,愁思九叠回肠。

月明人静瑶台下,盈盈倩舞轻妆。

独具出群标格,何如玉蕊唐昌。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