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澄上下,诗意寄烟波。
濯戟银鳞直,连拳玉鹭多。
浮图森古甓,远岫滴新螺。
万顷碧漪外,轻帆瞥眼过。
天光澄上下,诗意寄烟波。
濯戟银鳞直,连拳玉鹭多。
浮图森古甓,远岫滴新螺。
万顷碧漪外,轻帆瞥眼过。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天光澄上下”,以“澄”字形容天空的清澈,上下二字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诗意寄烟波”,巧妙地将诗意与烟波相连,暗示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濯戟银鳞直,连拳玉鹭多。”这两句通过“银鳞”和“玉鹭”这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的鱼群和飞翔的白鹭,银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玉鹭则在空中优雅地飞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浮图森古甓,远岫滴新螺。”“浮图”指的是佛塔,这里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古甓”则是古老的砖石,暗示了历史的痕迹。而“远岫滴新螺”则描绘了远处山峰上生长的新绿植物,与古老的文化背景形成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
最后一句“万顷碧漪外,轻帆瞥眼过。”将视角拉远,描绘了广阔的水面和轻快的船只,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
阿师从何来,最是两肩苦。
一头载梵书,一头荷慈母。
至今江上松,东西随仰俯。
此松岂有情,摩顶记佛语。
松根白衣仙,日夜瑞光吐。
翩然紫霄上,蛰龙起雷雨。
我来悟前缘,父老指环堵。
风花即几席,经草随步武。
重栽渺生意,合抱阶尺土。
他年十八公,此地记初祖。
善水沃沸焦,善药调瞑眩。
吾岂斯人徒,屏开慈母面。
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练。
孝哉耘瓜子,伤根岂所愿。
升堂致一唯,出门成两见。
遂令李老书,不和韩非传。
吾家桃李园,力行未敢倦。
明知政事拙,稍觉言语贱。
四科定谁先,袖手水入砚。
会请无言师,宽处著方便。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
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
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
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
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