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黄衫懒送迎,檀槽子夜漫多情。
野风菡萏难留梦,沟水虾蟆只乱更。
入世头颅嗟比日,寻山屐齿负平生。
谁家河朔成高会,碧落参旗醉后横。
白马黄衫懒送迎,檀槽子夜漫多情。
野风菡萏难留梦,沟水虾蟆只乱更。
入世头颅嗟比日,寻山屐齿负平生。
谁家河朔成高会,碧落参旗醉后横。
这首清代诗人祝哲的《夏夜独坐》描绘了夏日夜晚的孤独与沉思。首句“白马黄衫懒送迎”,以白马黄衫主人的慵懒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疏离。次句“檀槽子夜漫多情”,通过描绘檀槽(古乐器)在深夜弹奏出悠扬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情的氛围。
“野风菡萏难留梦”进一步渲染了夏夜的清凉与梦境的易逝,荷花虽美,却难以留住诗人的梦境,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距离的感慨。“沟水虾蟆只乱更”,借沟水中的蛙声,增添了夜晚的嘈杂与诗人内心的纷扰。
“入世头颅嗟比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将头颅比喻为日,暗示人生短暂。“寻山屐齿负平生”则流露出诗人向往自然、超脱尘世的愿望,用寻山的足迹寄托了一生的追求。
最后一句“谁家河朔成高会,碧落参旗醉后横”,以疑问的方式收束,想象河朔(泛指北方地区)有人家正在举行盛大的聚会,而自己只能在醉酒后的幻觉中看到天上的参宿星横斜,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热闹人世的羡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清末文人对现实与理想、喧嚣与宁静之间复杂心境的独到表达。
雁飞渡江谋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苹藻,人饥尽属江中央。
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
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
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
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
烟雨轻阴,庭院悄寒,晴意难准。
社前燕子归来,恰换一番花信。
春光全在,杏花红闹枝头,双鸾衔上金钗鬓。
待到尽开时,又胭脂成粉。
堪恨。
西园扑蝶,人间芳径,踏青鞋润。
帘影**、竟日瞢腾如困。
惜花中酒,寻常过了年年,情多那得离愁尽。
翠被不成温,满薰篝兰烬。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
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
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
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
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
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
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头一首为乙丑初度原作己丑误)三十九年我,老色上吟髭。
生辰月宿南斗,正合退之诗。
今岁两逢正月,准算恰成四十,岁暮日斜时。
腊彘剐红玉,汤饼煮银丝。
炷炉香,饮杯酒,赋篇词。
萧然世味,前身恐是出家儿。
天下谁非健者,我辈终为奇士,一醉不须辞。
莫问黄杨厄,春在老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