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宣城郡,吟诗忆土风。
雪肤银杏白,火颊木瓜红。
楚殿荒山里,澄江出树中。
君亲三载仕,我友一樽同。
送客宣城郡,吟诗忆土风。
雪肤银杏白,火颊木瓜红。
楚殿荒山里,澄江出树中。
君亲三载仕,我友一樽同。
这首明代孙作的《送人往宣城》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和对宣城风土的回忆。首联“送客宣城郡,吟诗忆土风”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宣城地方特色的怀念。
颔联“雪肤银杏白,火颊木瓜红”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银杏树的洁白比作雪肤,形象地展现了宣城冬季的纯净之美;而木瓜的红色则如火焰般鲜艳,象征着宣城夏季的热情。这两句通过色彩对比,描绘了宣城四季鲜明的自然景观。
颈联“楚殿荒山里,澄江出树中”进一步描绘了宣城的地理风貌,楚殿遗迹隐于荒山之中,澄澈的江水从林木间流出,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意境。
尾联“君亲三载仕,我友一樽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三年仕途的祝愿,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深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宣城的风土人情,寓情于景,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送别佳作。
萧瑟风云,埋没尽,英雄本色。
最发指,酡酥羊酪,故宫旧阙。
青山未筑祁连冢,沧海犹衔精卫石。
又谁知,铁马也郎当,雕弓折。谁讨贼?颜卿檄;
谁抗虏?苏武节。拚三台坠紫、九京藏碧。
燕语呢喃新旧雨,雁声嘹呖兴亡月。
怕他年,西台恸哭,人泪成血!
生者与死者,阴阳分两界;
生或能互仇,死必无相害。
如何发丘壑,攫金肆无赖?
乃知厚葬非,斯世何昧昧!
或言晏与张,祸出人意外。
有盗掘张坟,漆城多珠贝;
既偿其大欲,畚土为掩盖。
继乃掘晏茔,仅一木胎带;群盗一何愤,弃之杂尘?。
此语殊不然,怀宝多自坏。
犀角及象齿,古今同垂诫。
煌煌有司言,所见何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