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往宣城》
《送人往宣城》全文
明 / 孙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客宣城郡,吟诗忆土风。

雪肤银杏白,火颊木瓜红。

楚殿荒山里,澄江出树中。

君亲三载仕,我友一樽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rénwǎngxuānchéng
míng / sūnzuò

sòngxuānchéngjùnyínshīfēng

xuěyínxìngbáihuǒguāhóng

chǔ殿diànhuāngshānchéngjiāngchūshùzhōng

jūnqīnsānzǎishìyǒuzūntóng

鉴赏

这首明代孙作的《送人往宣城》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和对宣城风土的回忆。首联“送客宣城郡,吟诗忆土风”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宣城地方特色的怀念。

颔联“雪肤银杏白,火颊木瓜红”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银杏树的洁白比作雪肤,形象地展现了宣城冬季的纯净之美;而木瓜的红色则如火焰般鲜艳,象征着宣城夏季的热情。这两句通过色彩对比,描绘了宣城四季鲜明的自然景观。

颈联“楚殿荒山里,澄江出树中”进一步描绘了宣城的地理风貌,楚殿遗迹隐于荒山之中,澄澈的江水从林木间流出,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意境。

尾联“君亲三载仕,我友一樽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三年仕途的祝愿,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深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宣城的风土人情,寓情于景,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孙作
朝代:明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名作,以字行,一字次知。为文醇正典雅,动有依据。尝著书十二篇,号为《东家子》。元末避兵吴中,尽弃他物,独载书两簏。张士诚廪禄之,旋以母病谢去。明洪武六年聘修《大明日历》,授编修,乞改太平府教授。召为国子助教,累擢司业,归卒于家。有《沧螺集》。
猜你喜欢

登赤嵌城·其二

混茫一气转鸿钧,独坐危楼迥出尘。

帆影远浮双鹿耳,潮声遥控七鲲身。

包罗山海誇雄镇,锁钥东南据要津。

却喜时清无暴客,重关虽设不防人。

(0)

满江红.示同难宾从罗子慕于武陵狱邸

萧瑟风云,埋没尽,英雄本色。

最发指,酡酥羊酪,故宫旧阙。

青山未筑祁连冢,沧海犹衔精卫石。

又谁知,铁马也郎当,雕弓折。谁讨贼?颜卿檄;

谁抗虏?苏武节。拚三台坠紫、九京藏碧。

燕语呢喃新旧雨,雁声嘹呖兴亡月。

怕他年,西台恸哭,人泪成血!

(0)

岛上祀灶

绝岛寒宵亦荐阴,聊从越俗祀非淫。

曾闻五祭尊盆盎,却忆西归赋釜鬵。

老妇倘能来绛节,少君空说致黄金。

只怜汉腊无多地,柏叶梅花自古今!

(0)

鬓有丝

晓起看双鬓,衰容变二毛;

须眉长自照,筋骨总徒劳!

物态离情换,年华苦节销。

自怜蒲柳质,秋意蚤萧骚!

(0)

闻有司置盗冢者于法,感作

生者与死者,阴阳分两界;

生或能互仇,死必无相害。

如何发丘壑,攫金肆无赖?

乃知厚葬非,斯世何昧昧!

或言晏与张,祸出人意外。

有盗掘张坟,漆城多珠贝;

既偿其大欲,畚土为掩盖。

继乃掘晏茔,仅一木胎带;群盗一何愤,弃之杂尘?。

此语殊不然,怀宝多自坏。

犀角及象齿,古今同垂诫。

煌煌有司言,所见何其大!

(0)

答江山何伦柴惟道徐贤三生问自然之说

客来问自然,本体已见前。

本体何面目,见之亦至难。

至难有至易,忘助两无间。

两在故不测,而乃疑于天。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