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不从人处得,何劳昼夜苦求人。
己珠迥然越三界,不是圣人非色尘。
须知不从人处得,何劳昼夜苦求人。
己珠迥然越三界,不是圣人非色尘。
这首诗是唐代禅宗僧人义存所作的《劝人》系列之一,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自我觉悟和解脱的观念。
“须知不从人处得”,这句话强调了个人的内在觉醒和理解的重要性,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并非通过他人传授或外界获取,而是需要个体自己去发现和领悟。“何劳昼夜苦求人”,进一步表达了不必耗费无尽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他人的指导,因为真正的答案往往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己珠迥然越三界”,这里的“己珠”可以理解为个人内心的智慧或真我,而“三界”则指佛教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代表了宇宙间的一切存在。这句诗暗示了通过自我发现,个体能够超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限制,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不是圣人非色尘”,最后两句则指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并不局限于所谓的圣人或超凡脱俗之人,也不仅仅存在于抽象的概念或物质世界之中。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状态,只要通过恰当的修行和领悟,任何人都能实现这一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鼓励人们通过内省和自我探索来寻找真理和解脱,强调了个人内在力量的重要性,以及超越世俗观念和外在束缚的可能性。
清都福地层城起。集壁翠、凝金绮。
凤楼高入五云中,一道片泉接陛。
千秋鱼钥,万年虬户,玉殿浑如洗。
路迷兴庆西宫里。回辇路、钩陈迤。
铜龙掩射日光寒,疑向承明谒帝。
萱荚呈祥,三山献秀,常拥真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