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穿过荷葭坞,春草池塘一径苔。
尽废秫田妨醉去,旋苫山馆号归来。
知无骨相取金印,莫与春秋著玉杯。
自有梅花可人意,南枝开了北枝开。
后门穿过荷葭坞,春草池塘一径苔。
尽废秫田妨醉去,旋苫山馆号归来。
知无骨相取金印,莫与春秋著玉杯。
自有梅花可人意,南枝开了北枝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天的田园生活情景。"后门穿过荷葭坞,春草池塘一径苔",诗人从家中的后门走出去,经过了被荷花和葭莪覆盖的小路,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春天景色,连池塘旁都长满了苔藓。这种描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的感觉。
"尽废秫田妨醉去,旋苫山馆号归来",诗人将荒废的稻田留在身后,带着酒意前往山中的小屋。在这静谧的山中小屋里,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归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知无骨相取金印,莫与春秋著玉杯",这里的“无骨”指的是古代的一位隐逸,他们之间不需要用金印作为信物,只是心灵上的默契。而“莫与春秋著玉杯”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不愿意让自己被世俗的时间观念所束缚,宁愿用玉杯饮酒,享受当下的美好。
"自有梅花可人意,南枝开了北枝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梅花不仅因其坚韧不拔、孤傲自立而被文人墨客所赞赏,而且它在寒冷的季节中仍能开放,这种特性让诗人感到与己相通。南枝和北枝的梅花都已经开放,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一种共同追求。
军府迎降先署状,仰视飞鸿剧惆怅。
彦回名士寿偏多,子卿足下归无恙。
故国千峰可寄家,兜鍪原不妒袈裟。
金陵旧恨空沈锁,宰相新堤自筑沙。
国成谁秉邦离析,党祸亦由君子激。
林宗何必独仙舟,宾硕谁能共复壁。
烽烟几载历江湖,万死全凭佛力扶。
游子尚堪依母隐,仇人俱己伏天诛。
素心自指井中水,任是波澜风不起。
入社何妨有白衣,误人不信皆青史。
我亦云林学驾车,风流翻令业因加。
为语山灵休见拒,从君还一转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