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宫寂寂枕寒流,海月山风独倚楼。
极目云烟欹皂帽,侧身天地羡沙鸥。
红尘白发三千丈,野戌黄花一片愁。
何似垂虹钓鳌去,轩窅只尺面瀛洲。
琳宫寂寂枕寒流,海月山风独倚楼。
极目云烟欹皂帽,侧身天地羡沙鸥。
红尘白发三千丈,野戌黄花一片愁。
何似垂虹钓鳌去,轩窅只尺面瀛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阔的画面,诗人彭孙贻站在竹林山楼之上,眺望大海与群山,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首句“琳宫寂寂枕寒流”,以“琳宫”象征高雅的居所,与“寒流”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接着,“海月山风独倚楼”一句,通过“海月”和“山风”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超脱的意境。
“极目云烟欹皂帽,侧身天地羡沙鸥”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广阔的天地间,与自然界的飞鸟相比,表达了对自由与逍遥生活的向往。而“红尘白发三千丈,野戌黄花一片愁”则通过对比红尘世界的喧嚣与个人内心的忧愁,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
最后,“何似垂虹钓鳌去,轩窅只尺面瀛洲”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向往与仙境相通的理想世界。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理想境界的独特感悟。